◎顧善聞 / 圓桌觀察員
“小米確實不如蘋果三星華為,但也不錯。”
8月11日,在小米科技園,雷軍花了3小時發表了一場關于小米創業十周年的演講。從創牌到入選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小米用了9年時間,今年第二次進榜,位次從498位躍升至422位。談到這些,雷軍顯得很興奮。用他自己的話說,“得好好嘚瑟一下”。
面對這張“世界500強”,可以“嘚瑟一下”的不只有小米。
蘇州盛虹集團今年首次進榜,在中國首次上榜的8家企業中,盛虹是唯一一家民營企業。這家成立于1992年、最初只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印染企業,位列500強的455位。
今天,咱們就從盛虹說起。
盛虹現象
盛虹集團總部位于吳江盛澤。今年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就以銷售額278.696億美元、利潤4.865億美元位列第455位。
“這是企業的榮譽,很讓人振奮。”盛虹集團新聞發言人顧棟華說。
28年前盛虹剛剛創辦時,僅僅是一家不足百人的村辦小廠,從事紡織行業最下游的印染業。早在明代,盛澤就以發達的絲綢織造和繁榮的絲綢貿易聞名于世。絲綢文化的熏陶和“不走尋常路”的思維,讓誕生于絲綢圣地的盛虹深受影響。
那么,盛虹“不尋常的路”,特別在哪里?又是怎么走出來的呢?
燈火通明的盛虹石化產業園。
一心一意。
多年來,盛虹的發展思路非常明確,那就是聚焦主業、不斷創新。盛虹印染通過并購、租賃、合作經營等方式,堅持“一廠一品”發展戰略,形成了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格局。
主攻“特”和“細”。
2003年,盛虹開始進軍化纖行業。盛虹堅持“不搞重復建設、不做常規產品、不采用常規生產技術”的思想,主攻超細纖維、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的開發和生產,
造出“全鏈條”。
盛虹立足基礎,從特殊纖維入手,持續推動技術創新,逐步構建了一條從印染、化纖到石化、煉化的新型高端產業鏈,成長為一家以石化、紡織、能源為主業的創新型高科技產業集團。
除了“晴翻千尺浪,風送萬機聲”里的盛虹,憑著真才實學、真材實料再次擠進“世界500強”隊列的蘇州企業還有2家,分別是恒力集團和沙鋼集團,恒力排名107位,比2019年提升了74位。沙鋼集團排351位。
今年入選世界500強的江蘇企業一共有4家,其中蘇州占了3席。不比北上廣的先天優勢,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3家企業進榜“世界500強”,都是一個不小的體量。體量的背后呢?
蘇州啟示
今年初,新冠病毒來勢洶洶。中國以舉國之力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穩步進行。到了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先轉正,由一季度同比下降6.8%轉變為二季度增長3.2%。中國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并率先復蘇的。
《財富》榜里的“盛虹現象”,正是源于這樣的國家實力——今年中國大陸(包含中國香港)企業共上榜124家,首次超越美國(121家)。如果算上中國臺灣的企業,那么中國共有133家進入500強,連續第二年超越美國。
中國大陸(包含中國香港)上榜企業首次超越美國。
乘著國家經濟復蘇的大勢,蘇州經濟上半年也實現了0.8%的正增長。
發達的制造業和強勁的出口一直是蘇州經濟的重要特征。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蘇州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密集出臺政策為抗疫和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2月2日,蘇州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簡稱,蘇“惠”十條),從金融貸款支持到穩定企業員工,直至減免房租和稅費,應有盡有。這是疫情期間全國第一個以城市名義對中小企業進行幫扶的政策。被國務院等多家單位點贊。
2月7日,蘇州又重磅推出穩外貿的“惠外”十二條。這一天,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惠民”十條也同時出臺。
2月11日,為了解決蘇州企業復工復產員工返程運輸問題,蘇州精準推出企業用工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和重點項目服務“三項機制”。
••••••
政策集成、信息直達、融資減負、用工保障、交通運輸、重點項目、協調落實和高效審批,獨具特色的蘇州“服務八法”,保障蘇州經濟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走向復蘇。
上半年,蘇州實際使用外資78.28億美元,增長151.6%,總量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同時半年下來,蘇州新登記市場主體28.8萬戶,同比增長56.1%,總量達212萬戶,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加上市企業11家,占全省42.3%。蘇州立志建設“勞動者就業創業首選城市”,城鎮新增就業7.69萬人。蘇州還在全國率先建成了“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群”。
這,就是蘇州經濟上半年增長0.8%的強勁底色。
速度快,力道足,打得準,有定力,能擔當。疫情背景下,這不太像一個普通地級市應有的表現,但它就是蘇州展現出的力量。
執著創新
“十四五”期間,是中國經濟發展“乘勢而上”、邁向“新征程”的重要節點和中國實現現代化第二個百年計劃的關鍵時期。
乘勢而上,也是蘇州2020年決勝經濟發展的主題詞——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除了繼續筑牢“防”的安全線外,必須在經濟上持續發力“保”的基本點。
為了穩企業保就業,蘇州不久前出臺新政策,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提供更加精確的金融服務。力爭2020年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超700億元,使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保障全市金融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保產業鏈供應鏈是蘇州未來經濟工作的重點。蘇州將實施產業鏈培優做強、自主創新、要素保障、服務提升、替代攻堅和柔性拓展等行動。市領導親自掛帥“鏈長”,全市主攻生物藥、醫療器械、光通信、軟件、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高端紡織、鋼鐵新材料、智能設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鏈。目標是到2022年全市形成一大批千億級產業鏈。
姑蘇實驗室正助力蘇州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中心之一,蘇州有3家企業入選《財富》500強。盛虹、恒力和沙鋼的入選,體現了長期以來蘇州注重投資積累、不斷推動技術創新以及全力鞏固完善產業鏈的努力。
在全球疫情尚未褪去以及世界政經風雨莫測的時代,一個強大齊備的產業鏈能夠使中國、使蘇州立于不敗之地,而創新則能不斷加速產業升級。完備的產業鏈和持續的產業升級,兩者相互作用、彼此關聯,共同構筑發展的高質量。
說回盛虹。作為民企,躋身世界500強靠的是什么?執著+創造。
依托蘇州強大的產業鏈和零部件配套體系,盛虹執著于技術創新,數十年來不停不頓、不擺不搖。盛虹牽頭建立了國家級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搭建新材料、精細化工創新中心平臺,建設國際一流標桿項目,推動產業鏈上拓下延,錨定目標向高處攀。以創新引領的發展理念,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搶先跑、加速跑。28年來,盛虹還積極主導行業標準制訂,用新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敢爭先的執著,能亮劍的創新,同樣支撐著“開放奔跑”的蘇州。
打造服務融入國家戰略的C位城市、新時代對外開放的示范城市、國際國內資本投資的首選城市、高端創新要素集聚的活躍城市、地緣優勢更加突出的頭部城市、空間集約精明增長的緊湊城市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韌性城市——有了這樣的城市目標,必定會有更多的蘇州企業躍榜“世界500強”,而作為發展的縮影,這些企業也將成為蘇州的動力引領。
世界500強,一個耀眼的平臺,也是一個很棒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