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善聞 袁雪 / 圓桌觀察員
自動駕駛時代,真的要來了嗎?沒錯!
自動駕駛巴士,自動駕駛環衛車,自動駕駛出租車……看似來自遙遠的未來,然而夢幻的前方已觸手可及。
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5G無人公交項目,就是在我們蘇州開啟的。
一起感受感受吧!
酷酷的無人公交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圓桌觀察員來到位于高鐵新城南天成路紫光大廈對面一座巴士站點,上了一輛設有9個乘客座位的小型巴士。
這是一輛造型精致的純電動自動駕駛小巴。和圓桌觀察員一起登車的,是輕舟智航公司的市場總監洪澤鑫。他將和圓桌觀察員一起體驗這趟快捷而難忘的自動駕駛之旅。
當我們坐定后,車子平穩地開動了。我們以每小時20~30公里的速度勻速前進。盡管駕駛座位上依舊有人坐著,然而他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駕駛員,而是監控車輛正常運轉的安全員。小巴的駕駛操作由輕舟智航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軟件系統完成。
巴士安全員的雙手無需放在方向盤上。
小巴行駛總路線約4公里,分別停靠兆潤領寓廣場、高鐵金科大酒店、紫光大廈、圓融廣場北門和陽澄國際電競館5個站點。這5個站點將購物中心、辦公中心和居民區連為一體。
“巴士的外面分布著傳感器。通過傳感器感知到周圍影像。你看大屏幕,方塊狀的是車,這里還有行人以及非機動車。小巴四周做到了360度無盲區感知。行人和車輛即便出現在傳統駕駛員看不到的位置也可以被第一時間感知到。”洪澤鑫說。
傳感器最遠感知距離為前方200米。小巴能夠利用5G數據傳輸技術感知到紅綠燈倒計時,提前進行速度規劃,不致于突然剎車驚到乘客。5G技術同樣將該道路的限速情況實時傳輸到車內系統中。
目前,小巴已徹底做到了車輛和行人避讓的自主完成。哪怕遇到相對低矮的貓、狗等小動物,它也會自動停下。自動駕駛系統的無盲區理性感知能力能夠直觀地判斷物體的動靜和大小。
一路上,小巴紅燈停、綠燈行,在既定的路線上平穩行駛。精確避開了所有的車輛、行人以及其他物體。其技術成熟度令人印象深刻。
萬一系統出現卡頓或延時,坐在駕駛室的管理員可以迅速接管車輛。只要管理員手一碰方向盤,車的控制權就立刻回歸人類。況且,由于小巴速度本來就不快,所以撞到人或車的概率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相信隨著未來相關政策的逐漸放開,管理員將不再進入車內,而會在控制中心的云端進行監控。
13分鐘后,小巴安全停靠在紫光大廈樓下。
目前,輕舟智航在蘇州擁有一條這樣的自動駕駛小巴線路。這兩條路線均在蘇州北站周邊的高鐵新城一帶9.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運行。年底公司將有近10輛小巴,都是采購后加以改裝的。
為了發揮城市微循環無人公交的作用,真正滿足周邊市民短途出行需求,輕舟智航聯合中國移動啟動了該項目的“早鳥計劃”,招募有日常通勤需求的普通市民,早期免費提供服務。隨著更多線路的開通,無人公交將向市民全面開放。
“我們10月21日開放,運營時間是早上10點到12點,下午2點到4點。以后隨著線路的增多和模式成熟,時間點會逐漸放開。要上車的話須使用一個小程序。通過小程序能看到路線的情況,比如有哪些站點,以及車輛的位置。還有一個乘車碼,刷碼上下車。”
擁抱無人駕駛時代
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基建正在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大地上風起云涌。作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標志之一,自動駕駛技術受到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高度重視,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被夜以繼日地開發出來并投入運用。
就說國內,AutoX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接入了高德地圖,美團的自動駕駛配送車運行于北京首鋼園,百度的Apollo已開始在北京、長沙和滄州三地接送乘客……
在這方面,我們蘇州也在奮起直追。
自動駕駛有兩大優勢。一是安全性。以輕舟智航的小巴看,360度無盲區感知能夠大幅減少車輛事故。在城市微循環內,每天都開幾十遍同樣的那幾公里路線,這種“精神折磨”容易導致駕駛員疲勞和分神,但自動駕駛不存在這個問題;二是高效率。當自動駕駛管理員取代司機后,前者精力和時間投入的減少能夠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把人們從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5G自動駕駛峰會的舉辦是蘇州在行業內地位的體現。
不久前,蘇州舉辦了“5G新基建·智駕新未來”5G自動駕駛峰會,落實國家新基建發展戰略,積極推進5G+北斗高精定位等技術賦能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會上發布了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并啟動國家5G新基建車路協同項目,正式開啟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5G無人公交項目——圓桌觀察員乘坐的輕舟智航自動駕駛小巴路線。這是目前國內覆蓋范圍最大的公開道路5G無人公交項目。
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通過5G網絡實時提供亞米級、厘米級、毫米級高精度定位服務,構建全天候、全天時、全地理的精準時空服務體系,用于車輛管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和自動泊車等交通領域。作為必備的基礎設施,該組合使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更加如虎添翼。
同時,蘇州5G車聯網城市級驗證與應用正式登場。這是中國移動聯合蘇州市政府啟動的國家首批、長三角地區唯一一個5G新基建車路協同項目。該項目將建成全國首批城市級的5G車聯網應用,改造5G智能網聯道路224.75公里,支持百萬級設備或千萬級數據并發,實現20萬以上接入用戶及150個應用場景。
J6F的智能駕駛環衛車。
除了嶄露頭角的輕舟智航外,蘇州其他自動駕駛車輛也已經蓄勢待發,很多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上路了——或許你還沒有留意到。
有哪些呢?智加科技的自動駕駛卡車,J6F的智能駕駛環衛車,以及仙途智能的自動清掃車……
僅在蘇州高鐵新城,就已經有64家從事自動駕駛研究和應用的公司。
決不能再被“卡脖子”
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爆發并逐漸升級到科技沖突以來,包括芯片和軟件的“缺芯少魂”問題受到舉國關注。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公眾評判一家企業科技成色高低的重要標準。
2019年,任正非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就表示,美國下一個打擊的目標會是(華為)物聯網。而眾所周知的是,物聯網技術真正推動了汽車的自動駕駛革命。
如何在自動駕駛領域不被“卡脖子”,處于全球技術競爭前沿的一些中國科技公司,其實心中早有應對之策。
輕舟智航主要還是以軟件開發為主。包括小巴外面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相機等硬件,都會去采購并使用成熟的方案。洪澤鑫告訴圓桌觀察員,這些傳感器主要來自國內廠商。比如激光雷達就來自上海的自主品牌禾賽科技。后者是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制造商。
“我們正在推動上游材料和核心部件全面國產化,防止被‘卡脖子’。包括現在的核心軟件,全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洪澤鑫介紹道。
毫無疑問,芯片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部件。輕舟智航和華為保持著非常好的合作關系。華為的車載芯片算力強,性價比很高,行業都非常期待。
小巴上裝備的禾賽激光雷達。
圓桌觀察員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國科技企業能夠在國內以及全球闖出一片天地,完全靠的是自己聰明才智、勤勞肯干以及超強的把握各種機遇的能力,而絕非美國政府污蔑的“竊取西方知識產權”。
輕舟智航團隊有100多位員工,以博士生和碩士生為主,分布在北京、深圳、蘇州以及美國硅谷。他們很多都曾在如特斯拉、谷歌、優步以及臉譜網等高科技公司負責研發工作。公司創始人來自谷歌Waymo——全球最早從事也是做得最出色的無人駕駛團隊。
“我們創始人在谷歌積累了大量經驗,他回國的初心就是要讓無人駕駛技術在中國落地,不想在車聯網這塊被人‘卡脖子’。盡管我們團隊中有不少人來自谷歌等美國大公司,但他們不可能從谷歌那里拷貝到任何機密技術材料,不然肯定會被查出。除了自己頭腦,他們什么都沒有帶出公司。因為很多程序本來就是他們寫的。回來后,他們用新的架構去重寫軟件,進行完全獨立自主地研發。”
蘇州為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的人才施展抱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像輕舟智航這樣的自動駕駛和車輛網技術公司,很多都選擇落戶蘇州。因為蘇州不僅各項基礎設施優越,而且在無人車上路政策、示范應用政策和測試政策等政策面都對科技企業非常友好。
只有攻克核心技術并做到產業鏈的完善,才能不被“卡脖子”。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人才是重中之重。在自動駕駛這片廣袤藍海,不僅優秀的海歸人才御風而來,國內、蘇州本地的人才也開始成批涌現。
2018年,蘇州開始大力發展自動駕駛產業。3年間,大批從業人才集聚高鐵新城。企業也越來越青睞本土的工程師。而且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大量上海的研發人員選擇家在上海、工作在蘇州的模式投入到這項事業中來。
“十四五”規劃的藍圖徐徐展開,搶占未來科技產業制高點的努力已是爭分奪秒。自動駕駛是蘇州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力度,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留住并篩選更多矢志自動駕駛的優秀企業和人才,以實際行動鼓勵企業突破核心技術。如果條件允許,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產品的采購力度,讓企業有更多試錯的機會和更加穩定的收入。一件優秀的產品,往往都是在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和反復優化改進中最終變得先進而成熟的。
自動駕駛,正承載著蘇州的城市夢想,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