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 / 圓桌觀察員
要理解撬動消費,首先要清楚,我們還有多少消費潛力和欲望。今年以來,因為疫情,無論是受當下還是預期收入的影響,今年的消費市場承壓巨大。我們期望的報復性消費也沒有出現,甚至還沒回歸到正常水平,截至目前,全國社零額仍增速未浮出水面。
從大盤來看,中國消費市場也正在變得更重要。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連續五年都是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從消費需求來看,2019年中國的大型電商平臺都過得很好。體量已經這么大的阿里,在2019財年收入居然還漲了1200多億元,漲了51%,不僅阿里一家,拼多多、京東、唯品會等各個電商平臺的業績都是欣欣向榮。
“百億讓利 笑拼蘇州”雙12蘇州購物節火爆啟動。
今年雙十一,淘寶成交額高達4982億元,接近去年的兩倍;京東成交額也達2715億元,比去年增加了近700億。僅這兩家成交額就接近8000億元入才8800億元。
這說明的是,人們對高品質的生活和消費還是有著巨大需求的,關鍵是如何精準對接需求。
回到蘇州,蘇州今年的促進消費上可謂不遺余力,從“姑蘇八點半”到“蘇州錦鯉”,再到“雙十二蘇州購物節”,從年初到年尾,從線下到線上,從黑夜到白天,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從官方的發布來看,一次次的撬動消費是為了拉動消費,促進蘇州的經濟活力,但是綜合觀察蘇州這一年的促消費措施,以及背后一系列動作,你突然發現,蘇州不僅僅是拉動消費,而是在樹立一個城市品牌。重新回過頭來梳理一下個中脈絡,蘇州的布局不可謂不用心。
一是以城市之名給消費背書
蘇州的消費市場規模巨大,服務人口超1500萬。2019年,蘇州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088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0124元,位列全國第五。應該說,蘇州有足夠的底氣與實力去驅動一場消費,但蘇州在做的,不僅僅是創造一場一次性的消費來短暫刺激經濟,而是要把蘇州消費做成一個持久不息的品牌。
這次“雙12蘇州購物節”,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無一例外,每場活動后面都有政府的推力,政府在做的,就是集中精力把控辦節理念、活動主線、營銷節奏等頂層設計內容,而將具的運作交還給市場。也正是因為有了政府的牽頭,傳統商業與在線經濟進一步融合,成為了蘇州購物品牌的標志性活動。
蘇州還制作了“雙12蘇州購物節”導購圖,整合線上線下購物節各類活動信息,提供活動地點一鍵導航功能,為消費者提供蘇州購物節熱點攻略。
這座城市為了讓你放心消費、買到好貨,真的是用盡了心思。但客觀上,也確實對消費的全過程進行了有效保障,你擔心的,蘇州都幫你想到了。
在“姑蘇八點半”帶動下,碧鳳坊美食街游人如織。
再往前追溯,無理由退貨。4月份開始,并一直延續到“雙12蘇州購物節”,蘇州全國首創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服務。“無理由退貨”的服務品類也從普通消費品,進一步延伸到旅游產品、預付費服務、軌道交通配套等方方面面,“蘇州智慧315無理由退貨平臺”軟件獲得國家版權局的有效保護。蘇州在以一座城的名義向消費者承諾,來蘇州消費和旅游,都挺好。
再比如,蘇州創造的、今年以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姑蘇八點半” “蘇州錦鯉”等一系列具有鮮明標識度的城市口號。
特別是“姑蘇八點半”,可謂字字千金,叫響全國,已然成為蘇州這座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更有理由相信,從今往后的雙十二,不再是淘寶的專有名詞了,它也自此成為了蘇州這座城市一個全新的節日。
蘇州在做的不僅是輸出產品和服務,還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輸出,這才是更為持久的力量。
二是以產業鏈條為消費升級
細心的人可能發現了,蘇州這次雙十二活動,竟然充滿了濃濃的工業風。
比如,蘇州提出了“蘇造好物賣全球”,召開中國制造之都·蘇州超級產地節——工業行業高峰論壇,啟動“蘇州·超級工業城”上線儀式,在1688平臺內搭建“中國制造之都-蘇州超級產地節”活動專區。
再比如,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都上線了蘇州制造的相關專區,在“雙12蘇州購物節”期間集中亮相,目的是將蘇州品質好物賣向全球。
客觀地講,目前中國的巨大生產能力,還沒法直接對接上中國不斷提升的消費能力。最典型就是,生產企業在抱怨訂單少了、錢難賺了,消費者在抱怨產品和服務質量差,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生產能力與消費能力之間,還存在很大的鴻溝,而蘇州在做的,就是在這道鴻溝上建起橋梁。
很多時候,消費市場的升級,并不見得是消費者需求帶來的,有可能只是供應鏈升級的結果。
蘇州購物節是一場數字經濟的盛宴。
蘇州是全中國供應鏈最全的城市之一, 擁有 35 個工業大類,涉及 167 個工業中類、489 個工業小類。這樣的供應鏈如果能在消費端做整合,效果是驚人的。
比如汽車產業,從最上游的鋼材原材料,到中間的零部件,再到下游的整車,再到下下游的汽車金融服務,蘇州都有。
如果你雙十二期間在蘇州買了一輛汽車,這也意味著“生產在蘇州、銷售在蘇州、消費在蘇州、服務也在蘇州”四合一的整合,對經濟拉動的意義,是無比巨大的。
蘇州目前的基本盤是,左手牽著成熟的供應鏈,右手握著龐大的目標用戶市場,只缺一個完美的中間渠道。“姑蘇八點半”打通了線下渠道,而那個一度被嘲“沒有互聯網”的蘇州也早已今時不同往日,阿里、京東、騰訊、微軟、360相繼落戶,同程等蘇州本土互聯網企業也在這次購物節中持續發光發熱。“雙十二蘇州購物節”更鮮明地用足了互聯網的加持,打通了從供應到需求的線上渠道,可以預見,蘇州的消費將駛入高速車道。
成熟的供應鏈、渠道、用戶群體,這些每個城市都有,但三個元素同時疊加在一起,這個能量會超乎想象。
三是以數字貨幣為消費賦能
今年以來,央行數字貨幣試用腳步明顯加快,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
蘇州這次雙十二購物節的獨特之處還在于,用上了數字貨幣的法寶。
在此次“雙12蘇州購物節”期間,蘇州市政府和各大銀行聯手,通過“抽簽”方式選出10萬人,將面值200元的紅包發放到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總計發放了2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獲得數字紅包的中簽人員可以在有效期內至指定商戶進行消費。
數字貨幣的一大好處,就是精準刺激,地方可以根據本地產業和居民消費習慣來選擇領域。當然,這次發放數字貨幣的意義,遠遠不止于刺激消費而已,更多消費者在更多場景體驗數字人民幣支付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它其實是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一次前沿探索。
使用數字金融工具,有利于制定出更靈活、有巧妙“助推”作用的公共政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字人民幣的使用是蘇州購物節的一大亮點。
每次危機都可能是一次重新洗牌,都會有脫穎而出者,消費升級是這幾年全中國的主題詞,機遇誰都有,就看誰能把握機會、取得先機。
蘇州每次應對危機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跑得快,在消費領域亦然。
雙十二購物節吹響的,不僅僅是消費狂歡,更是蘇州的前進信號。在蘇州的前方,一定會發生一些始料未及的、奇妙的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