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世南
《求是》雜志2021年第20期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一篇系統地闡述共同富裕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為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指明了方向。
深刻領悟共同富裕的主要內涵,充分認識共同富裕的重大價值,以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的政治態度,認真學習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切實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使人民群眾有更深刻的公平感、獲得感、幸福感、滿意感,對于加快把蘇州建設成為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開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使蘇州成為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并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美窗口”,意義重大。
深刻領悟共同富裕的基本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的重要內涵。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與共同富裕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能夠創造出比資本主義高得多的生產力,在此基礎上達到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但是,貧富懸殊、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是公平正義,實現所有人的共建共富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有著多方面的顯著特征,不斷推動共同富裕,讓現代化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滿足全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區別于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最為顯著特征。
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全體富裕,共同富裕是惠及全體人民并能充分展示出普惠性質的整體性富裕。共同富裕決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共同富裕也不是沒有差別的同步富裕,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所有人群和所有地區都達到整齊劃一的富裕程度。推動共同富裕,要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共同富裕不僅僅是指向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還包括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形象地說,共同富裕是富口袋與富腦袋的有機統一。
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要按照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推進。從時間進程看,共同富裕與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具有一致性。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此相對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個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從二○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這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成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
充分認識共同富裕對現代化強市建設的重大價值
要把蘇州建設成為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和向世界展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美窗口”,必須將共同富裕作為一項重要歷史任務,持續發力,扎實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蘇州現代化強市建設是在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中推進的建設。蘇州共同富裕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城鄉居民收入,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文化生活,無論是政治文明還是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都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依然存在。在現代化強市建設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蘇州客觀實際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共同富裕在現階段還是一種必須為之努力追求、為之努力奮斗的理想狀態。促進蘇州實現共同富裕就是要將美好理想轉化為客觀現實,著力改變區域之間的不協調、不充分發展問題,城鄉之間不協調、不充分發展問題,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之間的不協調、不充分發展問題,人與自然之間不協調、不充分發展問題。
蘇州現代化強市建設是在富民與強市有機統一、相互促進中的建設。共同富裕語境中的富民既是現代化強市建設的重要前提條件和堅實基礎,同時,又是現代化強市建設的根本目的。沒有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現代化強市建設既不可能,也失去了應有的意義。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有利于進一步端正現代化強市建設的價值取向,將富民強市緊密結合起來,讓全體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安全的發展、更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共同富裕,真正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價值導向。
蘇州現代化強市建設是將共同富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以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從建設小康社會到邁向現代化強市建設所取得的重要經驗和顯著成就,都體現了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和民營經濟中為共同富裕奠定物質基礎,在注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全面地提升人的素質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注重發展全過程民主中促進政治文明發展,在促進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理中推動社會文明高水平發展,在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推動生態文明發展。
切實遵循共同富裕的原則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文章中闡述了推動共同富裕要把握的主要原則和基本路徑。共同富裕的原則是,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循序漸進。推動共同富裕總的思路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形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為此,提出要從六個方面推動共同富裕。一要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包容性。二要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三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四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五要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六要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這些重要論述,為蘇州在現代化強市建設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指導和實踐遵循。
財富從來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推動共同富裕,必須堅持發展是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增強致富本領。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大力發揮公有制經濟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在做大蛋糕、做好蛋糕的前提和基礎上,按照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則切實分好蛋糕。要充分發揮好激勵機制、幫扶機制、社會保障機制、對弱勢群體的援助機制等體制機制的作用,切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有效消除不合理、不合法收入的體制機制,堅決取締非法收入,規范好權力運行,堅決遏制權錢交易,堅決打擊內幕交易、操縱股市、偷稅漏稅等獲取非法收入行為。
★作者為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蘇州專家咨詢團專家;蘇州大學中國農村城鎮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