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進一步加劇,產業鏈發展呈現出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特點,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受新冠疫情以及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已成為蘇州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近日,中共蘇州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勝利召開。全會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務,進一步強調要“加快產業創新轉型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進一步加劇,產業鏈發展呈現出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等特點,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蘇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制造業國際化、高質量特征更加鮮明的產業體系,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綜合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先進城市行列。受新冠疫情以及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已成為蘇州當前產業轉型升級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制造業是蘇州的根基,只有實現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才能確保國民經濟、社會順利運轉,但制造業的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產業基礎高級化能力仍有待提升,制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一是產業鏈安全性、穩定性、完整性、獨立性仍需提高;二是產業鏈國內、國際循環不暢;三是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尚未充分體現,能量尚未得到充分釋放。未來蘇州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以人才為中心,加快創新鏈、產業鏈的快速融合發展。創新是引領制造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又是引領創新的核心。為此,應該加大吸引先進制造業人才來蘇發展,持續吸引高端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落戶蘇州,形成先進制造業人才的集聚優勢,通過人才帶來技術、技術變成項目、項目形成產業,打造新發展格局。大力培育四大先導產業的龍頭企業,通過釋放龍頭企業創新型人才的科研能力,促進制造業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和互相滲透,實現先進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二是著力推進制造業企業主體升級,提升綜合實力。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企業上市,并著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特別是要壯大民營經濟頭部企業。培育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打造企業生態集群發展新模式,在原有基礎上鼓勵企業加快上市步伐。發揮民營經濟頭部企業熟悉本土資源的優勢,通過跨國并購或其他方式,將領域延伸至海外,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能源、技術、品牌、市場、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實現生產要素的自我循環。完善科技市場與服務業的機制體制,實現信息交流與溝通自由通暢。加快完善科研成果轉化制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把各種生產要素同科技結合起來變成財富,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實現最優配置。
三是推動供應鏈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賦能制造業發展。讓企業適應市場,反應更快,應對挑戰能力更強。加強企業的生產、流通、加工、管理、銷售等環節的數字化開發與應用,打通產業鏈,加強自主研發。加快我市包括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在內的“新基建”進程,提早布局新興制造業,發揮投資帶動效應,把我市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向更深領域推進。
四是圍繞開放推動創新,不斷深化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圍繞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新模式、新業態的總要求,外資的引進應有利于促進蘇州產業鏈創新能力的增強,有利于技術進步與結構升級,推動經濟效率提升。以吸引優質外資為契機,提升我市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積極發揮好蘇州的市場潛力和產業集群優勢。重點引進處于科技前沿、引領產業未來的行業龍頭,突出補鏈、強鏈工作,讓最優質的項目在蘇州扎根,促進外資產業生態鏈高質量發展。鼓勵外資深度參與建設生物醫藥、新型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集群。
五是深化配套服務鏈。把握提升收入水平與制造業綜合競爭力的關系,龐大的制造業人員隊伍需要更加合理的報酬分配機制,及時完善分配機制有利于提升制造業人員隊伍的穩定性,深化配套服務鏈,把員工收入增長與制造業健康發展有效結合起來,提升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打造高端物流服務業,完善配套鏈。以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為中心,打造現代化的物流配送體系,進一步提升配套服務鏈。根據構建現代化物流交通體系的原則,以智能物流、口岸物流和創新物流為突破口,深度參與物流行業標準化的制定和完善。
(作者系蘇州市委黨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