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指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任務。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網民規模為9.8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0.4%,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超過16億。龐大的數量,使得網絡文明更加成為一個突出話題呈現在每個網民面前。網絡文明不是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話題,而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可以說,每個人都是網絡文明的“播種者”。
依法上網,做網絡文明的建設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依法上網應該成為每個網民恪守的底線。在注冊各種平臺賬號的過程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約束,做一名四有好網民,在依法上網的同時,堅守底線和原則,自覺維護互聯網世界的風清氣正。在互聯網的大千世界里,每個網民唯有嚴以律己,共同努力,才能播下網絡文明的種子。
安全上網,做網絡文明的維護者。每個網民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做一個網絡文明的呵護者和維護者。網絡安全從哪里來,不僅僅需要國家網絡安全部門的監管,更離不開每個網民的細心呵護。發現不良網站,應當及時進行舉報,努力讓不良網站、不良信息、非法鏈接消失得無影無蹤。對于破壞網絡安全的行為,不能因疏忽大意成為其幫兇,而是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每個網民都具備基本的網絡安全意識,才能夠共同維護網絡安全,為構建網絡文明助力。
文明上網,做網絡文明的傳播者。每個網民都應當是網絡文明的傳播者,也都能夠成為網絡文明的“發聲者”。號召文明上網,其實就是號召網民在上網的過程中從自我做起,嚴以律己,努力成為一名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傳播者,成為懲惡揚善的先行者,讓網絡環境充滿著真善美。互聯網上的信息魚龍混雜,其中不乏烏煙瘴氣之事,每個網民都應該自覺抵制,同時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共同構筑起網絡文明的“防火墻”,積極成為網絡文明的傳播者。
網絡文明人人呵護,網絡文明人人建設,網絡文明人人有責。對每個網民來說,要努力做到依法上網、安全上網、文明上網,積極與身邊的不文明現象作斗爭,倡導網絡文明新風尚,網絡空間必將天朗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