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善聞 / 圓桌觀察員
從成立時僅聊聊數十人且名不見經傳的組織,到如今擁有超過9500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
從成立時的書生意氣但無一兵一卒的小黨,到28年后指揮百萬雄師掃蕩一切舊勢力并成立新中國的執政黨;
從成立時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熱血團體,到100年后成為將中華大地建設成小康社會并消滅絕對貧困的中流砥柱。
百年黨史,高度凝煉著中華民族5000年歲月中最為振奮心靈、最富有啟迪意義的人和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寶庫。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蘇州于10月29日和30日召開為期2天的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
學習會旨在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動員全市上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不斷凝聚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磅礴力量。
黨史要不要學?黨史學習是否需要不斷創新?回答,永遠都是肯定的。
在創新黨史學習方面,蘇州同樣也已走在了全國和全省的前列。
既講述,又聆聽
今年6月3日,江蘇省蘇州中學舉行了一場舞臺展演。來自高二年級的張同學帶來了一只很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軍用水壺。在飄揚的國旗下,張同學動情地講述著自己曾祖父掩護地下黨員開展情報收集工作的故事。全校師生聽得聚精會神,思緒都被拉回到了抗日戰爭年代。情到深處,不少師生還悄悄地拭去眼淚。
這,便是蘇州中學為創新黨史學習而精心打造的“我家的紅色寶藏”舞臺展演。學生們根據不同的寶藏來歷,自己梳理歷史并挖掘細節,自編、自導、自演相關的舞臺劇。同學們用對話、朗誦、舞蹈、唱歌等多種方式演繹,立體化地展示寶藏的前世今生,點燃了學生黨史學習的熱情。
“黨史演出迸發了我們的青春激情。那一幕幕就如親身經歷般永難忘懷。”一位曾參與舞臺劇的學生表示,自己既是講述者、又是聆聽者。雙向情感的不斷疊加,加深了自己對黨史的理解。
圓桌觀察員了解到,“我家的紅色寶藏”既是蘇州中學各黨支部主題黨日的活動場地,也成為了班會課、歷史課的教學現場。
學生們參觀“紅色寶藏”,在追憶崢嶸歲月中學習黨史。
其實早在5月12日,蘇州中學就精挑細選了超過100件藏品并舉行了紅色寶藏展。后者作為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改革開放史的鮮活舞臺而備受同學們歡迎。展覽不僅吸引了全校師生,校外關注也呈指數級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參觀者已超過5000人次。
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通過真情演繹感悟黨史榮光,這么做,真的很棒!
因地制宜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風雨同舟,勇往直前,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一位黃埭鎮紅色故事宣講團成員,正為當地黨員群眾上一堂激情澎湃的黨史課。
這樣的一堂堂約30分鐘的黨史課,其實都是在一艘艘木船上進行的。大家泛舟水上,一邊聚精會神于“水上紅色課堂”,一邊靜靜欣賞沿岸的田園風光。憶苦思甜,入腦入心。
黃埭鎮馮夢龍村一帶蘊藏著眾多的紅色傳奇。
正積極探索打造黨史學習教育陣地的相城區黃埭鎮,在東橋地區第一個黨支部“東橋黨支部”的誕生地創新性地開設了“水上紅色課堂”宣講點。通過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發揮古鎮水鄉優勢,結合沿岸鄉村風光,黃埭鎮成功打造出了一條全長1.3公里的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采風路。
圓桌觀察員注意到,黃埭鎮這種因地制宜、“場景還原”的方式直接增添了黨史學習的“魅力指數”,從而逐漸將當地塑造成了遠近聞名的學黨史“網紅打卡地”——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個黨組織、3000多名黨員前來接受紅色洗禮。
既傳播了黨史知識,又促進了旅游業發展,黃埭鎮的創新值得借鑒!
點亮科技樹
有線下富有感染力和沖擊力的宣講,也要有線上充滿科技感與未來感的沉浸。兩者缺一不可。而能否做精做實線上體驗,則是黨史學習能否長久吸引年輕人的關鍵。
蘇州革命博物館,在今年“七一”前夕推出了“光輝的歷程·蘇州篇章”主題展覽。到了8月,為滿足疫情防控措施升級的需要,正式推出了VR網上展館體驗服務。
VR的使用極大助力了蘇州革命博物館的黨史教育與思想傳播。
利用VR全景技術,通過沉浸性、交互性的設計以及360°實景拍攝,聲音、圖片、視頻等所有表現元素全部融合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數字虛擬場館。想學習黨史的觀眾,足不出戶便可追憶中國共產黨光輝的百年征程。
“借助VR我仿佛置身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的現場。在很多艱難困苦的地方,在很多最考驗信仰和意志力的抉擇時刻,共產黨員往往義無反顧、充滿智慧并勇往直前。有了VR,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黨史的偉大。”一位觀眾從“云端”學習黨史后非常感慨。
在網上展館上線的3天時間里,瀏覽觀眾超過了2萬人次。
永無止境
豐富的黨史知識,如果就那么照本宣科地講,甚至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填鴨式地學,是不會有效果的。這樣反而會削弱黨史的吸引力,讓更多有志于學習黨史的黨員和群眾覺得這個過程枯燥乏味。
因此,唯有創新學習的方法方式,線下全情投入,線上科技滿滿,方能不斷增強黨史教育的影響力。使學習者能夠真正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黨史的無窮魅力,從而增強自身的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以更加昂揚的激情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
創新,永無止境;黨史學習的蘇州創新,亦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