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志勇
核心觀點
●在疫情防控中,蘇州市政府堅持抗疫與民生發展兩手抓,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人民生活安定有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人民群眾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疫情防控戰拼的不僅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現代科技和制造業實力的大比拼。在疫情防控中,蘇州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勢開展流調溯源、病例篩查、交通管控等,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近期,隨著節后返程客流高峰期的到來,包括蘇州在內的全國多個地區相繼暴發了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沖擊,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全球疫情仍然洶涌蔓延的嚴峻形勢下,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工作絲毫不能麻痹和松懈。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演變告訴我們,疫情防控是一場特殊的戰爭,需要全社會發揚偉大抗疫精神,久久為功,才能贏得疫情防控斗爭的最終勝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抗疫理念,在疫情防控戰中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疫情防控,民生為要。新冠病毒的傳播蔓延打亂了社會發展秩序,沖擊著人們正常生產生活,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宗旨,調動一切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抗疫斗爭中,為控制疫情肆虐蔓延,爭分奪秒救治患病群眾,守護億萬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奠定了物質基礎。在疫情防控中,蘇州市政府堅持抗疫與民生發展兩手抓,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人民生活安定有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人民群眾帶來的風險和損失。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匯聚全民抗疫的強大合力。近年來的抗疫實踐證明,黨的堅強有力領導是中國人民戰勝疫情,取得疫情防控全面勝利的根本政治保障。黨在全國的40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抗疫方針政策的戰斗堡壘,在疫情防控中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堅守抗疫第一線,構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讓黨旗團旗在疫情防控前沿高高飄揚。
疫情發生以來,蘇州市委發出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戰全面勝利的通知,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緊依靠和服務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力奪取疫情防控戰全面勝利。在蘇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蘇州市廣大黨員、團員紛紛響應,踴躍請戰,各管控社區的黨員成立行動黨支部,自覺組成抗疫志愿者服務隊,在疫情防控中勇毅前行,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堅決執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積極參與街道社區等疫情風險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自覺扛起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切實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為蘇州疫情防控戰匯聚起強大合力。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加油鼓勁,傳遞正能量。疫情防控戰不僅考驗一個地區的社會治理能力和政府應急管理水平,還考驗著黨的主流媒體對社會輿情的引導、研判和社會動員能力。只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才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的良性發展。疫情發生以來,蘇州新聞傳媒工作者堅持黨性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輿論導向,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及時準確地把黨和政府的抗疫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及時宣傳報道蘇州人民抗疫的真實面貌和實際訴求,展示蘇州人民在疫情面前眾志成城、樂觀自信的良好風貌;適時發布疫情發展動態信息,增信釋疑解惑,讓政府的權威聲音領跑社會輿論,增強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指導人民群眾投入科學抗疫的行動中去。
堅持聯防聯控,構建守望相助、命運與共的抗疫共同體,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蘊含著顧全大局的家國情懷和守望相助的共同體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這種凝聚力和向心力成為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的法寶。隨著疫情的發展,蘇州封控、管控和防控區域不斷擴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新冠患者轉移隔離救治等需要大量醫務工作者,蘇州市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連日來,來自徐州、南通、揚州等省內多個兄弟城市的醫療隊星夜馳援蘇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醫療資源的跨區域配置與共享,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傳統美德。
堅持科學抗疫,增強疫情防控的科技含量,提升疫情防控的精準性和實效性。隨著新冠病毒的不斷升級變異,疫情發展呈現出突發性、隱匿性、流動性等特征,加上各地區之間人流物流往來頻繁,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疫情防控戰拼的不僅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力物力財力,更是現代科技和制造業實力的大比拼。在疫情防控中,蘇州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勢開展流調溯源、病例篩查、交通管控等,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作為世界聞名的現代制造業城市,蘇州先進的新冠疫苗、核酸檢測試劑、醫療器械和防護裝備等研發和生產體系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抗疫斗爭是一場持久戰,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還需要付出持續努力。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陽光總在風雨后,我們有理由相信,經歷了艱難抗疫斗爭實踐洗禮的蘇州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眾志成城,馳而不息,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迎來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作者系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化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