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啟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鄭重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重大要求。牢記“三個務必”為中國共產黨解決大黨獨有難題、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提供了行動指南。當前,蘇州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正意氣風發向著率先建設充分展現“強富美高”新圖景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目標奮勇前進。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三個務必”的諄諄教誨,準確把握“三個務必”的實踐要求,著力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果、當好排頭兵。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是要恪守“強市建設為人民”的根本價值遵循。務必不忘初心,說到底就是不能忘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衷,不斷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想明白、理清楚“強市建設為了誰”這個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建設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要樹牢群眾觀點、走好群眾路線,團結和依靠人民群眾,廣泛集中民智民力,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強市建設的磅礴偉力;要在繼續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保障人民群眾共享強市建設碩果,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要勇挑“強市建設排頭兵”的時代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像昆山這樣的地方,包括蘇州,現代化應該是一個可以去勾畫的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把牢記使命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蘇州工作重要指示統一起來,堅決扛起把“可以去勾畫的目標”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現實圖景的時代重任,勇于創新、善于總結、科學揭示強市建設的路徑、經驗和規律,努力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前列。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一是要時刻保持強市建設的清醒。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強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但是還遠沒有到大功告成的時候。面對更加嚴峻復雜的內外環境,對標對表黨中央和省委重大要求,立足蘇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際,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務必謙虛謹慎,不能因為現階段取得的成績而沾沾自喜、盲目樂觀,企圖“躺平”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要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精準發現、充分認清蘇州實現高質量發展存在的薄弱環節,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增強強市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二是要以艱苦奮斗成就強市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事關強市建設目標能否如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闖出來、干出來的。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務必艱苦奮斗,鍥而不舍根治“四風”頑疾,做到節儉樸素、力戒奢靡,在化解強市建設風險挑戰中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建強基層戰斗堡壘,做“決心不改、意志不變、行動不止”的先鋒戰士;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久久為功的實干作風和一往無前、永不懈怠的奮斗姿態協調推進各項建設,加快建成高質量經濟、高品質生活、高顏值城市、高效能治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一是要增強直面強市建設難題的勇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在前進道路上,必將遭遇到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重大風險考驗。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務必敢于斗爭,不能回避、逃避改革發展難題和現實矛盾沖突,而要敢于直面、敢于承認強市建設進程中一些領域存在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難題;不能有絲毫畏難情緒進而消極怠工,而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用好蘇州“三大法寶”,提振攻堅克難精氣神,增強實現強市建設目標的志氣、骨氣和底氣。二是要提高破解強市建設難題的綜合能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具備強大能力是善于斗爭的重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把提高政治能力擺在首要位置,以政治能力統領其他能力,進一步端正政治態度、堅定政治信仰,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此外還要著力提高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等綜合能力,不斷掌握斗爭藝術、注重策略方法、奪取斗爭勝利。
★作者系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