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吳靜弦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作為經濟綜合實力常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前三名的港口工業城市,張家港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縣域營商環境“第一方陣”,外商投資強勁,工商業基礎牢固,各類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推進依法行政,規范市場秩序。按照《蘇州市市場監管系統涉企“免罰輕罰”及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指導意見》要求,嚴格執行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事項、涉企一般違法行為從輕行政處罰事項、減輕行政處罰事項等內容,進一步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規范市場監管執法行為。2021年,張家港地區生產總值邁上3000億元臺階,實際利用外資增長超過67%,新增市場主體2.68萬戶。為幫助企業強化合規意識,確保依法平等進入市場,張家港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先后公布《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4批,涉及行政備案、安全生產、環保、稅收等領域,法治誠信環境不斷完善。
提升服務質效,轉變政府職能。過去五年,張家港始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主線,進行并基本完成“3550”改革,設立“跨省通辦”和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98%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同時,自主開發“企業開辦一窗融合登記平臺”,創新推行并聯審批、容缺審批和全程代辦,以及工程建設項目“1234”服務模式,即“一個專班,雙向聯系、靠前幫辦兩項制度,建設事項審批流程、建設行為合規、服務聯系人三張清單,審圖、項目發包、竣工(消防)驗收、檔案歸集四條綠色通道”,以最優的政務服務贏取市場主體口碑。
促進政商親清,放活企業發展。持續打造“法企同行”“港城通·最舒心”“暨陽面對面”等多個政企互通品牌,積極開展百所幫萬企、黨建惠企·法律援企黨建聯盟等多項涉企司法服務活動,書記、部門、行長、金融顧問聯動走訪幫扶,聚焦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中助企紓困,促進企業依法生產、經營、管理。2022年前三季度,張家港全市行政事業單位物業租金減免惠及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17家,國有企業物業租金減免惠及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512家。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張家港將繼續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營商環境的“最硬內核”,統籌布局法治建設與經濟發展,突出“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雙向發力,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更加規范、更具活力、更重創新,實現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可持續的縣域經濟法治化發展。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