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堰工
剛剛公示的江蘇省第三批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的名單中,蘇州有19個入選,并以總數49個居全省首位。其中,這次入選的蘇州市職業大學江南非遺傳承職業體驗中心本土化特色鮮明,寓意深遠,這種非遺傳承的啟蒙項目,極富教育價值。
蘇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桃花塢木版年畫、蘇繡、蘇扇、宋錦、緙絲、玉雕、花燈、剪紙等都是極佳的江南傳統技藝體驗項目,學生們通過現場學習、實踐、體驗“蘇作”技藝,體味個中的精妙技法,能夠增強他們對江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感。同時,親身感受江南文化“崇文重教,精益求精”的獨特內涵,最大程度地滿足他們對各類非遺制作職業的濃厚興趣,在寓教于樂、寓技在手的體驗過程中引導他們更好地關注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成為江南非遺的愛好者、傳播者、傳承者奠基。這樣的職業體驗中心對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并根據自身興趣特長去選擇未來的人生道路,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十分有益。
值得指出的是,江南非遺許多屬于“蘇作”范疇,其職業體驗的關鍵在于“做”。“做中學”曾作為我國教育部與科技部聯合的科學教育重大改革項目,即在幼兒園和小學中進行基于動手做的探究式科學學習和科學教育。職業體驗中心內的江南非遺作品的動手制作堪稱秉持“做中學”理念的具體實踐,不但可以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更能夠讓他們在作品的制作中強化職業意識和職業智慧,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古有“技進乎藝,藝進乎道”之說,這是對時下高頻詞“工匠精神”意蘊的詮釋。工匠精神乃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將工匠精神融入職業教育血脈是職業院校的自覺追求,市職業大學銳意進取、勇于探索,使中小學生們通過江南非遺傳承職業的體驗實踐,不僅能讓他們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而且可以培養他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將工匠精神的種子根植于他們美好心田的沃土。從而使學生們能在生活和學習中,以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頑強韌勁,做好每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走近實踐、走進生活、走入社會中體驗不一樣的職業堅持,收獲不一樣的成長經歷。
(作者系江蘇省中職首批正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