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奮斗成就非凡,我們有了更強的志氣、骨氣、底氣,終于可以平視這個世界。大時代的恢宏畫卷,也是歷史出給我們的答卷。像蘇州這樣的現代都市、人口大市、經濟重鎮,知重負重地奔跑在“兩手硬、兩戰贏”征程上,求解“穩”和“進”的辯證法,譜寫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高質量發展的交響樂。
特大城市底線:安穩且可靠
兩個大局交相演進,防風險、守底線,已然成為每座城的必修課、必須修好的課。國際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風險相互疊加,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市承受疫情反復和經濟下行雙重影響,流動人口管理任務復雜艱巨,公共安全風險易發多發,促民生、保民安還有不少短板弱項。對城市來講,安全一失萬般皆無。于民眾而言,穩穩的才是幸福。
疫情之下,治理如何?
黨旗飄揚在抗疫一線。
蘇州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保供上海”三線作戰,全市上下統一指揮、全面部署、立體防控,果斷祭出重拳,快節奏、緊起來,已然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同時,接二連三、不怕疲勞,廣動員、靜下去,盡精微、摒得牢,用最樸素的行動、最默契的眼神,最寬闊的肩膀,同我們這座城市一起全力以赴,守得云開見月明。
疫情終將成為過去時,加固安全穩定底板永遠在路上。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蘇州大地躍起十只虎,造就了蘇州組團式、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如今要處置重大風險、迎戰重大變局,沒有擰成一股繩、握緊一個拳的“大蘇州”是斷無可能的。只有集中力量、統籌布局,才能及時調劑余缺、做到進退有度。眺望“安全發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市域社會治理試點”三示范高地,守住安全生產防線,扎牢治安防控體系,塑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既精準排雷拆彈、終結矛盾風險,也砥礪練兵備戰、打響“蘇城善治”品牌。
現代治理靈魂:聰明且精細
華麗的外表千篇一律,躍動的靈魂獨樹一幟。何為現代治理體系、治理能力?不外乎緊握聰明、精細兩端,往公平與效率雙向奔赴。一方面更智慧地治理保障社會更順暢運行,另一方面下更大繡花功夫供給群眾更豐裕福祉。
疫情沖擊下,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的支撐作用尤為重要。蘇州基于“1+5+N”大數據防控機制開發的“三公(工)流調” “賦碼管控” “蘇周到”大顯身手,城市不停擺、人員照流動時,背后是“蘇貨通”“場所碼”的給力輸出;城市靜默時,12345、公眾號、APP火力全開,快捷響應民意訴求,形成鍵對鍵的共識、面對面的合力。
蘇州工業園區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蘇州數字政府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十強, “一網通用”“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核心能力持續增強,逐步形成數據全流程治理閉環。智能化和科技感成為城市軟實力、競爭力的重要標識,高效能治理要求與高能級城市發展在此合龍并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平臺、DTIOC(蘇州市數字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拓展升級勢在必行,國家智能社會治理綜合實驗基地試點有望成為示范。
城市可感可控,有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賦能而不再遙遠,有群眾工作法寶、基層治理優勢加持而牢不可破。防疫重點人員管控零疏漏、全員核酸檢測零缺席,最后一米、最終成效都有賴于治理的神經末梢、毛細血管。“志愿紅”“網格藍”,在 “掃樓敲門”行動、“格群共治”模式里,一家一戶跑、一個一個問,關注絕大多數、關懷重要少數,真正實現“全覆蓋走訪、全方位服務”。小小網格,精網微格、天堂經緯,網羅各方力量,為群眾創造更多“微幸福”“小確幸”。在廣大鄉村領域,正積極推進“積分制+N”管理模式,加強法治鄉村建設,創建“楓橋式”村(社區),使大疫止于鄉野、讓鄉風鄉愁永流傳。
人間天堂特質:幸福且可為
桃花源里,黃發垂髫怡然自樂。人間天堂,生活家安之,奮斗者樂之。
蘇州是最具幸福感城市,公眾安全感達99.32%、連續五年提升,法治建設滿意度、十萬人命案發案率等治理績效也可圈可點。群眾感受得到的心理關懷成為城市溫情最佳注腳。信訪積案和矛盾問題排查化解、“關愛民生法治行”活動、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專項行動雷霆出擊,鏟除群眾 “不滿意”的現實土壤。推進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也是個很好契機,繪制“社會心理服務資源一張圖”、完善社會心理危機干預和援助平臺,體系化、精準化進行心理疏導,助力蘇式生活成為“身心舒暢”代名詞。
人口管理、人才工作作為城市治理的重要方面,能從根本上積蓄發展后勁、決定產業結構、制勝城市未來。在“人到蘇州才有為”“就業創業首選城市”品牌過程中,全省率先成立市級新市民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打工小鎮”成為社會治理的新范例、公共服務的好去處,國際精英創業周打造招引全球人才的金字招牌,“蘇show才”政策一點通助力解決人才“房子”“孩子”“身子”“面子”“圈子”問題,近年來人口凈流入數量、人才吸引力指數都位居全國前列。生產、服務一線的“打工人”謀生不難,高校畢業生、姑蘇工匠等“新中產”成長有望,企業家、科技人才“高大上”追光逐夢,塔基、塔身、塔尖的人才高塔巍然聳立。新老蘇州人有了充分的歸屬感、幸福感,也就消除了成長成家的后顧之憂,釋放了創新集群的磁吸之力。
蘇州高度重視人才工作。
蘇州作為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對企業輕微犯罪采取容錯機制,塑造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法治環境,法治營商環境司法服務成效總體滿意度達98.58%。蘇州堅決實行最嚴格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加強主導產業知識產權源頭保護,今年一季度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增長900%。政府既當法治環境“護林員”,也做法治服務“店小二”。破產法庭、國際商事法庭、勞動法庭、仲裁中心、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強勢合體,高層次法律人才和高端化機構加快集聚,法治已然成為最優營商環境最硬內核,法治已經成為創新創業者可以相信依靠的最大底氣。
城市面臨的風險挑戰讓人警醒,肩負的使命任務激動人心。相信,善治的蘇城,必能沐浴風雨、愈顯風采。(牧童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