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繼紅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貫徹落實,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琴川街道在基層治理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助推了琴川街道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形成了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琴川經驗。
1 細數琴川街道基層治理取得的成效
打造了社區治理的系列品牌。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較強的標識度,也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和象征。琴川街道在基層治理方面打造了一系列品牌,如“先鋒管家”“海棠管家”“紅引擎”“小藍傘”“善治琴川”等。不僅如此,品牌本身也在朝系列化方向發展,如“藍”系列(小藍傘、小藍貼、小藍板、小藍亭);“議事會”系列(琴川民智、民情、民生議事會)。這些治理品牌是在基層治理實踐基礎上不斷總結和提煉出來的,是琴川街道與社區基層工作人員智慧的結晶。這些品牌的創建在提升琴川街道顯示度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街道基層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構建了全域化的治理體系。“全域化”是基層治理的基本要求,全域化治理代表了一種系統謀劃與整體推進的治理思路。全域化要求實現基層治理的全方位,廣覆蓋,無死角,無漏洞。目前琴川街道治理覆蓋了人居環境整治、物業管理、老舊小區更新改造、生活垃圾分類、商圈治理、公共事務決策、矛盾糾紛調解、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等方面,基本覆蓋了社區治理的各領域、群眾生活的各方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域化的社區治理體系,從而有力地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滿足了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法?;鶎又卫砉ぷ鞣ㄊ侵卫砉ぷ鞯挠辛ψナ?,琴川街道在推進基層治理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法或工作模式。如“3+4+5”的“先鋒管家”工作法,其中,“3”是指設置小區各類問題處置流程圖、小區管理網格圖、家庭情況分布圖三份工作圖,“4”即梳理設施資源一覽表、服務項目一覽表、小區治理問題調查登記表、“先鋒管家”項目滿意度測評表四份工作表,“5”是指建立管理制度、服務制度、監督制度、行動支部制度和項目公示制度五項工作制度。
形成了多元共治的局面。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是基層治理的核心要義與本質特征。琴川街道在社區治理方面形成了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格局,以虞楓社區樓道整治為例,該社區居委會聯合街道物業科、消防科、綜合執法局、轄區派出所、物業公司等部門開展小區樓道整治,使樓道環境得到改觀。
2 解讀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琴川經驗
堅持黨建引領。黨建引領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和根本保障,黨建工作能夠有效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黨員隊伍的戰斗力,更好推動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琴川街道始終把黨建引領貫穿社區治理的全過程,縱向構建起“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組織體系,為社區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也有力提升了黨的組織領導能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表現。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準。琴川街道在推進社區治理過程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將社區作為服務居民的第一線和最前沿,及時了解并回應百姓的需求和關切,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辦人民群眾之所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維護了群眾的利益,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堅持法治保障。法治化是基層治理的一項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琴川街道將基層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強化法治保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琴川街道出臺了《琴川街道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深化“海棠管家”建設的實施意見》《2022年琴川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動轄區基層治理變革步入法制化、規范化、專業化軌道。
堅持系統治理。當前復雜的社區治理情勢要求進行系統治理,系統治理是將治理對象看作一個整體,強調治理的整體性、關聯性、協同性,目的在于達到治理效果的最優化。琴川街道在推進基層治理的過程中,一方面將基層治理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從全局的角度進行頂層設計、系統謀劃與統籌安排,做到轄區“一盤棋”;另一方面從基層的全域整體出發,全力推進基層治理各要素全面整合、系統集成,協同推進轄區內各領域各層面的治理行動,從而達到整體治理的效果。
★作者為蘇州大學教授,蘇南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