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星美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以高質量發展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這些重要論述思想深邃、視野宏闊,飽含深意、寄予厚望,為蘇州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
牢牢把握“始終走在前列”是總書記寄予蘇州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方位。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蘇州具備走在中國式現代化前列的物質技術基礎。蘇州實體經濟優勢突出、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新興產業蒸蒸日上。2022年,蘇州人均GDP達到2.76萬美元,2025年有望超過3萬美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第二位,居民可支配收入處于全國前列。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蘇州應當發揮自身優勢賦予高質量發展新內涵、新形態,確保繼續走在前列、始終走在前列。電子信息是蘇州2萬億級經濟大船行穩致遠的“壓艙石”之一,2022年蘇州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28萬億元,規上企業1374家,上市企業72家,蘇州應著力在構建更加高端的產業鏈和更具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上重點發力,力爭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
牢牢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蘇州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定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變革、遵循科技進步規律,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的頂層決策。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動蕩,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各種超預期因素隨時可能發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鍵,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也是我們的根本出路。從具體舉措看,蘇州一方面應繼續堅持開放與創新融合、創新與產業融合、產業與城市融合,加速推動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繼續鞏固姑蘇實驗室、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國家超級計算昆山中心等創新載體發展勢頭,另一方面應著重發揮自身數字經濟基礎較好的先發優勢,圍繞《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重點瞄準數字經濟領域“2522”框架超前布局,竭力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通過獨立自主研發實現數字經濟產業底層基礎設施的自立自強。
牢牢把握“人民幸福安康”是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取向。高質量發展體現的是根植為民情懷的價值追求。當前,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約因素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實現質量、效益、可持續性的統一,讓發展更加平衡充分,從而不斷增添民生福祉。蘇州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較高,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有條件匯聚全體人民深化改革、攻堅克難、團結一心、砥礪奮斗的磅礴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提高品質生活水準,生動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讓“人間天堂”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綻放更多美麗色彩。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蘇州必將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高質量發展的科學闡述、戰略部署,深入把握蘊含其中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在實踐中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真正做到全面貫徹、長期堅持,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以高質量發展勾畫中國式現代化的“蘇州樣板”!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