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 言
作為蘇州的根脈所系、靈魂所在,蘇州古城存儲著濃郁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歷史遺存。更重要的是,在原生態的斑駁痕跡中,喚起難以復制的人文記憶,指引著我們面向更新的未來。自姑蘇區作為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起,古城保護就成為姑蘇的天然使命,是姑蘇人的情感所向,也是姑蘇紀檢監察人的神圣職責。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姑蘇區紀委監委把監督保障貫穿姑蘇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的各方面,最大限度發揮監督合力,促進古城保護更新發展。暢通城區道路、修繕老宅民居、街坊立面改造、實行雨污分流、電網管線入地……一樁樁、一件件、一步步,古城體驗感更好,生活更便捷、更美麗了,做好面向未來、面向世界貢獻古城保護的蘇州方案這篇大文章,紀檢監察的力量不可或缺。
聚焦項目落實 推動古城保護見成效
監督跟著項目走,重點項目建到哪里,監督就跟到哪里。去年是蘇州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0周年和保護區、姑蘇區成立10周年,姑蘇區紀委監委圍繞保護區、姑蘇區總體定位建設大局,制定出臺了監督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6個監督保障工作組,對48個“一年沖刺行動計劃”開展“全周期管理”式監督。
按照對4個節點任務的監督全覆蓋,制發監督提醒單17個,提出細化意見建議46條,現場協調解決困難問題3個,制發督查進度通報2期,制發紅黑榜2期,對10個一年沖刺計劃予以紅榜激勵,全方位督促推動各沖刺計劃牽頭單位對照年度計劃沖刺出力度和效果。
督促26個一年沖刺行動計劃按計劃推進,全程無脫幅,占54.2%,其中3個一年沖刺行動計劃全程超進度完成,展現了姑蘇沖刺速度。12個一年沖刺行動計劃在推進過程中因受疫情防控等客觀原因影響較大而造成階段脫幅,經過監督推進牽頭單位倒排時序、加壓追趕,最終順利完成年度目標,特別是征收搬遷等5個沖刺計劃經過奮力追趕,不但搶回了被延誤的進度,最終還超額完成任務目標,18個征收項目實現清零,交地超1177畝;拆除違法建設77萬平方米;10個口袋公園建成開放,空閑地塊覆綠及零星地塊見縫插綠面積超320萬平方米;蘇城大道、永方路等一批斷頭路成功打通,充分展現了一年沖刺行動的態度和力度。
一項一項督促落實、一件一件跟進監督,尤其是立足重點監督推動,集中力量助力重點領域攻堅克難。姑蘇區紀委監委將以全過程監督保障全區9個三年系列行動計劃(2023-2025年)高質量實施為抓手,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落實市紀委監委關于協同監督推動古城保護相關要求,綜合運用政治巡察、“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街”“室組街企”聯合辦案等方式,健全清單管理、動態跟蹤、限期辦結、督查問責等制度,構建發現問題、糾正偏差、深化治理的全鏈條監督閉環,切實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難點,推動責任層層落實,推動項目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盯緊履職作風 夯實古城保護之責
作風好,工作就扎實,效率就高;作風不好,就會降低工作效率,貽誤發展時機,探索古城保護更新的“蘇州方案”,正需要優良的作風作保障。姑蘇區紀委監委始終盯履職、抓作風,全力推動“主動擔當、奮勇爭先、高效務實”的姑蘇精神和“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的靠譜閉環。
“嵌入式”監督“古城細胞解剖工程”先行先試項目及《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古橋資源綠皮書》編制等重點項目。持續推進文控保建筑和古建老宅保護修繕,8個古建老宅被成功盤活,探索EPC項目修繕路徑,將錢伯煊故居等納入城市更新試點項目,探索文物建筑保護修繕新模式、新途徑。
把古城保護打造為“民心工程”,群眾參與是基礎,干部作風是關鍵。通過設置廉政教育考核指標,借力政治生態監測預警與分析研判“衡鏡”系統、“履責紀實”信息平臺、基層“廉網”工程等,強化考核督查,推動責任落實落細。聚焦古城保護和發展等重大部署,姑蘇區紀委監委緊盯黨員干部在研究部署、推進落實、跟蹤問效等方面履職盡責情況,加強監督檢查。監督保障12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惠及居民超萬戶;717個居民小區、零星樓完成“微更新”;停車資源深度挖潛,新增泊位1.8萬個;累計打造300條“凈美街巷”、10個“凈美街區”,持續助力古城保護再升級、經濟發展再加速、民生改善再提升。
圍繞群眾的“急難愁盼”,開展服務窗口、綜合執法、社區網格等領域專項治理,加強對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督查“社情民意聯系日”制度落實情況,對群眾訴求辦理進行“回頭看”,壓實責任,提升解決問題的實效。緊盯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欠薪討薪、食品安全、涉眾非法金融活動等重點領域,強化監督檢查,著力營造平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提升古城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活正向激勵 讓古城干部敢啃“硬骨頭”
今年新春第一會,蘇州吹響“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集結號,激勵全市上下以“敢”的精神挑大梁、勇探路。在“四敢”中,“干部敢為”被放到了首要位置,是決定性因素。
紀檢監察干部不僅要有擔當,更需要為擔當者擔當。作為紀檢監察機關,除了要堅決對不愿不敢擔當者嚴肅追責問責,還要以“著眼未來”的眼光和“海納百川”的胸懷看待干部,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營造鼓勵擔當、寬容失誤、關心愛護干部的良好政治生態,充分發揮監督正向激勵作用。
古城面臨“大保護”與“大發展”的兩難,在古城保護更新的過程中必然會不斷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破解問題、尋求突圍的過程也是不斷創新嘗試的過程,這時候尤其需要用活“鼓勵激勵”方法,提供“試錯”機會,讓“敢為”干部放下包袱、勇闖“深水區”、敢啃“硬骨頭”。
為支持引導基層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姑蘇區積極行動起來,聚焦重點工作部署落實情況,有序開展風險報備工作,穩妥推進容錯糾錯,客觀公正開展澄清正名,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發揮好典型案例示范引領作用,把故意和過失、因私和因公、違規和試錯區分開來,持續用好幫教治本“7+1”工作法,促進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
2020年以來,姑蘇區紀委監委指導街道紀(工)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對干部或集體予以容錯糾錯29起,實施改革創新風險報備37起。三年來,運用數量逐年上升,較好地保障急難險重任務迅速落地落實,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的良好氛圍。
在年初召開的中國共產黨蘇州市姑蘇區第三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工作報告中,全力護航“四敢”被寫進了報告: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準實施容錯糾錯,有序開展廉潔風險備案,為首創性、引領性的改革創新實踐和制度探索提供充分的“試錯”機會,激勵廣大干部在遵規守紀的前提下敢闖敢試、攻堅克難;加大澄清正名力度,嚴厲打擊誣告陷害行為,為受到不實反映的干部澄清事實、消除影響;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領作用,更好營造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良好風氣,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專家觀點
創新監督 助推古城保護
□ 周義程
古城是蘇州城市的“根”與“魂”。如何通過有效監督來推進古城保護更新,讓古城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最美窗口”,是擺在蘇州市委市政府和姑蘇區委區政府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就姑蘇區紀委監委而言,在區紀委的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和區監委的監督調查處置職責中,監督都是排在第一位的職責。姑蘇區紀委監委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在古城保護更新各項工作中,同樣承擔著重要的監督職責。在監督古城保護更新各項工作時,相對于人大監督、政府監督、政協監督等其他類型的監督而言,紀檢監察監督在監督機構的權威性、監督力量的專業性、監督方式的多樣性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姑蘇區紀委監委在監督古城保護更新工作的實踐探索中,一個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創新性運用協同監督、全方位監督、重點監督、嵌入式監督等監督方式,壓實了工作責任,改進了履職作風,激發了干事活力。
在協同監督方面,姑蘇區紀委監委全力推動市紀委監委《關于開展協同監督推動古城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工作方案》落地落實,通過科學整合監督職能、深度融合監督動力、系統優化監督流程,增進了各監督主體的協同監督意識和能力,破除了協同監督遭遇的體制機制障礙,初步形成了縱向貫通、橫向協同、上下一體、各司其職的“大監督”格局。例如,在縱向貫通方面,姑蘇區紀委監委和相關街道紀檢監察機構負責督促所在地區落實屬地責任,形成了市、區、街道紀(工)委三級縱向協同聯動的工作格局;在橫向協同方面,市、區兩級紀委監委全面梳理各單位各部門需要承擔的古城保護更新任務,形成任務清單,做到職責分工明確,協同任務清晰。在全方位監督方面,姑蘇區紀委監委及時出臺了監督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更新、全力打響“江南文化”品牌、人與古城和諧共生等6個監督保障工作組,實現監督范圍全覆蓋,并通過開展專題匯報、制發監督提醒單、發布督查進度通報、公布紅黑榜等途徑來確保古城保護更新各項工作任務嚴格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優質高效完成。在重點監督方面,姑蘇區紀委監委深刻地把握了全面和重點的辯證關系,通過系統梳理古城保護更新工作中的重點項目,實現了對每個重點項目的精準畫像,全面把握了各個重點項目的實施方案和工作進度、推進困難和薄弱環節,深入實行了“一項目一監督方案”的精細化靶向式監督,確保監督目標精準、監督內容明確、監督責任到人、監督成效顯著。在嵌入式監督方面,姑蘇區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哨兵”和“探頭”作用,深入駐在部門內部實時動態掌握古城保護更新工作開展情況的一手資料,精準發現存在的短板和弱項,并從駐在部門古城保護更新相關職權的具體行使過程中來查擺問題,實現對事前醞釀、事中討論和事后執行的全周期無縫隙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古城保護更新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姑蘇區紀委監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通過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方式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古城保護更新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到位,為古城保護更新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姑蘇紀檢監察人的應有貢獻,也為通過紀檢監察監督助推古城保護更新提供了姑蘇方案。
★作者為蘇州大學東吳智庫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蘇南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