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長榮
突出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持續抓好黨性教育,系統開展數字金融、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等專業化能力培訓重點班次,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增強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服務群眾本領,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著力鍛造敢為善為的相城高素質干部隊伍。
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黨校初心,科學回答做好新時代黨校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新時代黨校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堅守黨校初心,努力為黨育才為黨獻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校在黨的奮斗歷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體現獨特價值的科學總結和高度凝練。相城區委黨校要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辦學方向前進,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校辦學治校重要論述精神作為謀劃黨校工作的坐標原點、推進黨校工作的指導原則、檢驗黨校工作的根本標尺,始終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發揮黨校獨特價值,切實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推進“雙中心”建設新征程上來,推動黨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彰顯獨特價值,強作為提質效,在為黨育才上“用功”
相城區委黨校將充分發揮“為黨育才”的獨特價值,建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主陣地,不斷提升培訓質效。
一是抓好重點培訓內容。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培訓的首要任務和中心內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業主課地位,確保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70%,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理論課總課時的50%,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20%,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努力使理論教育更加系統深入、黨性教育更加觸及靈魂。
二是謀劃重點培訓計劃。聚焦“把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推動干部能力建設的‘一號工程’”的具體要求,穩步推進相城區干部教育“提能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突出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持續抓好黨性教育,系統開展數字金融、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等專業化能力培訓重點班次,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增強領導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服務群眾本領,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著力鍛造敢為善為的相城高素質干部隊伍。
三是構建特色教學體系。樹立“大師資”理念,巧借外力、開門辦學、開放辦學,多渠道引進政治強、業務精的理論名家、知名專家和高層次專業人才定制本土化課程,持續擦亮“馮夢龍政德品質”“局長講堂”“陽澄精品課程”等品牌,不斷完善黨校課程體系。打造相城黨員干部在線學習平臺,以培訓“全周期管理”思維,構建涵蓋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一體化的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助推教育培訓工作提檔升級。進一步優化教學布局,把現有23個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用好,采取課堂與現場教學、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等方式,積極引入“情景模擬教學”“案例教學”“體驗教學”“互動教學”“交流研討”等形式,提升學員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的能力。
服務中心大局,強質量創特色,在為黨獻策上“用心”
相城區委黨校將充分發揮“思想庫”作用,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服務相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一是提升服務大局水平。找準黨委智庫的角色定位,自覺增強服務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識,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江蘇工作的重大要求,深化宣傳研究闡釋。緊扣我區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數字金融、新材料等事關相城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加強與上級黨校、高等院校、智庫等理論名家開展科研合作,探索成立“社科名家工作室”,協同打造科研項目攻關團隊,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為加快建設“雙中心”提供理論支撐。
二是深化重點課題研究。“雙中心”建設的火熱實踐為黨校提供鮮活翔實的研究素材和極具價值的研究課題,要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在“雙中心”建設新征程中,進一步找準黨校發力點和主攻方向,圍繞突出矛盾和難點問題,提煉更多“相城經驗”、解鎖更多“相城密碼”,聯合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扎實做好全區大興調查研究專項課題調研活動,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咨政報告,為高質量推進“雙中心”建設新征程建言獻策。
三是積極推進教研咨一體化。以獲得全市黨校系統優秀科研組織獎為契機,強化科研課題的實踐性和指導性,把科研咨政需要與干部培訓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一體推進教學、科研、咨政融合發展。持續用好《區情研究》這個載體,加大區情研究力度,以優質研究成果為基礎,打造新經濟、車聯網等特色精品課程體系,努力形成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的良性機制。
聚焦隊伍建設,強能力優作風,在人才強校上“用力”
相城區委黨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推進人才建設,尤其重視青年教師培養,努力提升教職隊伍綜合素養。
一是以黨建引領促作風提升。堅持從嚴治校、質量立校,注重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發揮不正之風“凈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面從嚴治黨“風向標”的作用。打造“紅色熔爐”黨建品牌,組建“紅色熔爐行動支部”,成立“紅色熔爐”志愿服務隊,常態化赴基層一線開展名師送課、理論宣講、黨性教育、文明城市創建等志愿服務活動,樹立和維護黨校人最講政治、最守紀律、最懂規矩的良好形象。
二是實施青年教師能力提升工程。奮力跑出黨校人“四敢”新姿態,以“青雁啟航”計劃為抓手,探索與市委黨校知名教師開展“名師結對”工程,提升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組織開展“青雁啟航,四敢爭先”教學選拔活動,常態化推薦青年教師赴“奮勇拼搏‘雙中心’爭做‘四敢’新青年”“學習新思想,爭做新青年”等學習活動中開展黨課宣講。選派4名優秀青年教師,分別參加蘇州市黨校系統教學競賽活動和全區“我是冬訓主講人”風采展示活動,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進”,優化青年教師成長路徑,不斷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
三是著力培育復合型人才。切實解決年輕干部閱歷比較單一的問題,以與元和之春社區、觀塘社區黨建共建為契機,適時安排基層工作經驗相對缺少的年輕干部到社區一線歷練,進一步豐富黨校年輕干部的基層工作經驗,提升解決實際問題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遴選黨校年輕干部到組織部等部門跟班學習,錘煉能力,讓年輕干部全面熟悉各項業務工作,全力推進年輕干部能力提檔升級,著力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年輕干部隊伍。
★作者系相城區委黨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