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世南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太倉市城投集團就提出了“以黨建人文化推動高品質企業文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集團黨委堅持黨建是做人的工作的價值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黨建工作始終從活生生的人出發,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為基座、以精神為旨歸,實現人的價值的彰顯,人的思想境界的提高,人的理想世界的豐富和道德追求的高尚,形成以理想顯價值、以精神論輸贏、以道德比高下、以文化求成敗的良好企業風尚,通過黨建引領,實現經濟人文化和人文經濟化,為集團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軟實力根基,塑造良好的國企現代文明形象。
太倉市城投集團牢牢把握黨建人文化是對黨建科學化的深化,促進黨建科學化和黨建人文化相得益彰,提高國企黨建水平,以黨建高質量發展促進企業整體性高質量發展。集團黨委充分尊重廣大黨員在黨建中的主體地位,切實發揚黨內民主,調動黨員在黨建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黨員的政治權益、經濟權益、文化權益、社會權益和生態權益,提升黨員的整體素質,把人文情懷融入黨建工作之中,著眼于人,著力于提高人的素質和幸福感。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與員工談心談話等方式,了解員工工作生活上的困難與需求,及時做好幫扶工作,解他們的燃眉之急,提升職工幸福感和對企業的歸屬感。
黨建人文化工作的著力點在于以黨建工作的人文情懷、人文關懷、人文氛圍調動起黨員和員工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集團黨委依托“城言誠語”“城投知學堂”等平臺,組織黨員和員工學習理論、交流思想,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促進對企業的情感認同,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比學趕超的干事創業氛圍。集團將黨建人文化工作和深化企業改革結合起來,打破大鍋飯,搭建干事創業大舞臺。從干部管理制度入手,開展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工作,以業績論英雄,暢通“干部能上能下”雙向渠道,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明確選拔條件與任用程序,抓住源頭,夯實基礎,為干部隊伍提供充足的后備力量,將績效考核和積分制考核的結果運用至中層干部。同時,從創新人才引進入手,促進“員工能進能出”良性流動。大力推行市場化用工機制,實現“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推行個人績效考核制度。明確崗位分工和工作職責,積極實現員工個人績效考核工作常態化,加大績效考核力度,實行不勝任退出機制。集團將黨建人文化工作和利益協調結合起來,從強化薪酬考核入手,形成“收入能增能減”激勵機制,將黨建紀檢、經濟指標、業務工作、安全指標、創新工作等關鍵指標完成情況納入部門及下屬公司考核內容。延伸黨員積分制的內涵外延,將積分制適用于所有干部職工,通過積分制管理加強對個人和行為的考核,集團將兩個考核進行結合,將考核結果運用至獎金分配,打破“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大鍋飯”薪酬體系,進一步調動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增強員工的執行力。還通過制訂激勵政策、優化人才環境等舉措,栽好梧桐樹,培育實干擔當金鳳凰,不斷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加大核心崗位、緊缺崗位的人才培養力度,突出實干用人導向,建立人才儲備庫。持續開展“兩在兩同建新功 勇當尖兵拼速度”干部職工能力素質研修班,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做大做深干部職工“蓄水池”。制定年度學習培訓計劃,開展專業課線上直播培訓,既有國企改革、投融資、工程建設、招標采購、審計合同等專業知識課程,也有心理咨詢服務、商務禮儀、素質拓展等綜合素質提升課程,全力打造一支學習型、實干型、創新型的干部職工隊伍,為集團建設現代文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集團黨委將黨建人文化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不斷深化黨建共建活動,形成黨建人文化的社會環境。打造“賦能五融”黨建品牌,著力圍繞“政企、鎮企、銀企、校企、央企民企”五方面持續發力。集團發布“賦能五融”黨建共融品牌,與太倉市發改委、資規局、住建局等政府機關成立“政在一企”黨建聯盟,強化政企黨建資源統籌,打通政企溝通新渠道;與城廂鎮、沙溪鎮、港區合作打造鎮企融合共建產業振興的“鎮在一企”示范樣板,與多家金融機構成立“銀在一企”黨建共同體,與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校在一企”黨建共同體,掛牌“蘇州基層黨建研究所實踐基地”,合作開展“黨建人文化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研究課題,探索國企黨建新篇章;與香塘、三峽水利、朗詩等民企央企開展“合在一企”黨建共建,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這些活動,在強有力地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同時,塑造了集團良好的現代文明形象。
★作者系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蘇州市專家咨詢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