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站在推進現代化建設蘇州新實踐的新起點上,曾經創造輝煌的蘇州十個板塊必須永葆“探路者”的姿態和“挑大梁”的自覺,敢為先鋒、勇立潮頭,著力描繪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圖景,努力交出不負人民期待的時代答卷,進而創造新的輝煌。
在沒人走過的地方闖新路,在錯綜復雜的局面下開新局,是“探路者”的應有本色。蘇州十個板塊要敢字為先、干字當頭,切實擔負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重大責任,以更大力度推進“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把“敢”的精神體現在勇擔新使命的政治擔當上,把“敢”的勁頭集中到破解發展難題、提升發展質效、開辟發展新局上,把“敢”的成果體現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地方敢闖”反映的是一個地方干部群眾的精神面貌,更是一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進取姿態。“敢闖”之于蘇州十個板塊,就是要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在頂層設計的框架內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努力在探索探路中實現突破突圍,在先行先試中樹立標準標桿,在比學趕超中實現爭先進位。放眼蘇州,十個板塊各有各的資源稟賦、產業特點、發展基礎。以產業創新集群為例,張家港的新能源、常熟的聲學、昆山的機器人、太倉的汽車零部件、虎丘區(高新區)的光子、相城區的區塊鏈、吳江區的先進材料、蘇州工業園區的生物醫藥等,都已經形成獨特的創新集群優勢和競爭力。很顯然,每個地方揚長補短、錯位發展、比學趕超、“各美其美”,無疑有助于蘇州進一步拓展現代產業體系的格局。
“地方敢闖”既要凝聚“敢闖”勁頭,又要找準“敢闖”方向。如何強化蘇州制造這個根基和支撐,怎樣釋放蘇州創新這個最大潛能,如何重塑蘇州開放這個重大優勢,進而全面增強城市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登高望遠,蘇州自我加壓定下了新課題,釋放出“等不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危機感、“慢不得”的緊迫感。蘇州是經濟大市、工業大市、開放大市、文化大市,聚焦高質量發展中心任務,十個板塊都有責任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探路先鋒、都有基礎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都有信心繪就中國式現代化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但只有樹立蘇州全市“一盤棋”意識,加快推進市域一體化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基于十個板塊“各美其美”之上的“美美與共”,用各自的比較優勢鑄就蘇州的整體優勢,才能讓蘇州在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大道至簡,唯有實干。蘇州在全國全省現代化建設“一盤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負著極其重大的使命。挑戰多、機遇也不少,以敢開局,就是要錨定新目標,全力突出“兩個戰略”、持續優化“兩個布局”、加快集聚“兩種資源”,實現空間縫合、資源整合和發展聚合,打開存量增長空間,以新作為闖出蘇州“美美與共”新優勢,進而高水平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圖景。(蘇報融媒評論員 金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