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總書記要求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總書記特別強調了糧食安全,對于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念茲在茲。保障糧食安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蘇州要牢記“國之大者”,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擔當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爭當引領示范,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魅力無限的“錦繡江南魚米鄉”。
打造魅力無限的“錦繡江南魚米鄉”,要加快發展蘇州的農業農村產業。鄉村要振興,產業必發展,產業興旺可以說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全產業鏈升級,富民效果才能更進一步凸顯。近年來,蘇州始終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把產業興旺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支撐。利用深厚的農業基礎,依托長三角核心區的消費大市場,蘇州以一、二、三產融合為抓手,大力發展品牌農業、都市農業、旅游農業,蹚出了城鄉融合、工農互促的農業農村現代化路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只有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才能振興,蘇州鄉村振興的底色才會更亮、成色才會更足。
打造魅力無限的“錦繡江南魚米鄉”,要持續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努力實現“農村更美”。綠色是鄉村的底色,農業生產不只要算經濟賬,更要算好生態賬。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被越來越多人所向往和追求。以前人們關心“有沒有”,現在更加在乎“美不美”。鄉村是否“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不僅與“米袋子”“菜籃子”等息息相關,更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福祉與農村社會的文明和諧。自2020年開始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統領鄉村建設,蘇州已經交出了一份以特色田園鄉村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漂亮答卷。未來,要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對照“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建設要求,打造可感可觀的鄉村全面振興現實模樣。
打造魅力無限的“錦繡江南魚米鄉”,還要讓農民“富起來”。讓農民“富起來”,應該是鄉村振興最終的落腳點。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導向,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深入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基本形成滿足農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要讓農民生活更加富裕,綜合發力、廣辟途徑,更好地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要更加注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蘇州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等工作,發揮村規民約、自治章程等的獨特功能,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人的現代化”不斷體現。
倉廩實,民心安,大盤穩。總書記對于江蘇的殷殷囑托,激勵蘇州奮發有為,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續寫豐收的詩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蘇州將滿懷信心、踔厲奮發、真抓實干、篤行不怠,奮筆書寫新時代魚米之鄉新篇章。(蘇報融媒評論員 蘇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