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總能看到一些打動人心的新聞。這幾天,河北定州市一位環衛工母親考場外等待高考兒子,兩人相擁流淚的視頻在網上熱傳,感動了無數網友。不少網友稱贊這位媽媽為“最美媽媽”,她把一瓶礦泉水遞給兒子的場景讓很多人感同身受,一位企業老總看后決定為這位考生提供上大學的學費。
網絡“引流”時代,看到這樣的視頻感覺這是一股“暖流”。一位環衛工媽媽的叮囑與眼淚,在感動網友的同時更多是提供了思考的空間,每一個考生和父母,其實都很不容易,當然期待能在經過高考“洗禮”之后,得到新的感悟和收獲。
眾多網友稱贊這位送考的“最美媽媽”,主要出于同理心,從這位環衛工媽媽會想到自己有著一樣的媽媽,她們以最為樸素的愿望,為供養子女讀書求學,不怕吃苦,奮斗在最艱苦的崗位上。父母做搬運工的、送外賣的、在家務農的等,最為普通的父母內心都有一個始終不變的愿望,自己苦一點沒關系,讓子女擁有一個成才的機會,那就是他們最大的希望,這樣的希望里同樣激蕩著一種精神力量。
從某種角度來看,網友之所以感動的還不僅在于“最美媽媽”的送考,兒子的感恩流露同樣值得點贊。家庭教育的成功關鍵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當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自覺感受到了身上的責任,由此激發的拼搏奮進的內驅力,對于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就如愿意提供資助的那位老總所說的,孩子懂得感恩就是一種成功,為這樣懂事的孩子助一臂之力就很有價值。
高考是人生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驛站”,不管結果如何,如果沒有拼搏奮斗這份該有的底色,那就會失去今后發展的底氣,從“最美媽媽”對兒子的鼓勵中也能感受到這一點。在今天知識更新非常快速的時代,每一個青年學子和每一個家庭的父母,都會凝聚起一種力求上進,在克服困難中追求收獲的進取精神。這樣的價值觀,應該是引領大家走向未來的動力。
人們常說“無奮斗不青春”,高考對廣大年輕學子來說既是一種“成人禮”,又是一個發展的新起點。這次感動全網的送考“最美媽媽”所激發的正是一種價值認同感,這對今天的教育也不無啟發,要探尋理想的教育方式和效果,很多就在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身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豈不是最簡明的道理?(蘇報融媒評論員 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