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先機者得天下,搶先機才能贏未來。
行業競爭的制高點就是企業發展的“先機”,向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邁進,也是企業拼搶的目標。蘇州領慧立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企業,近日宣布完成近3億元A輪融資,融資將被用于進一步提升核心技術、關鍵產品的迭代升級與新產品的研發、引進高端研發人才,助力工業級高端模擬芯片早日實現國產化。無獨有偶,金橙子中國研發總部在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開工建設,總投資3億元,未來將主要進行激光柔性智能制造控制平臺以及高精密數字振鏡的研發及產業化。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指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中小企業。最新統計顯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2%的數量,貢獻了5%的收入和近10%的利潤;戶均營業收入和戶均利潤總額分別是規上工業中小企業的2倍、3倍。
蘇州是制造業大市,擁有完備齊全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這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成長提供了肥沃土壤。去年,蘇州全市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2家,累計達171家;作為“底盤”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更是突破2萬家,達到2.23萬家。不過,同時更應當認識到,蘇州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競爭力與創新能力還不夠,尤其是在核心技術領域仍面臨著被“卡脖子”的情況。比如,在研發創新或精細化管理等方面仍顯不足,在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仍需加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企業之間、上下游之間還沒形成有效的垂直整合;專精特新政策覆蓋面以及政策響應速度還不夠等。
塑造發展新動能,增創開放新優勢,推進蘇州高質量發展,就要順應產業發展趨勢,發揮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優勢,瞄準行業競爭制高點強化研發、設計、生產、應用,在國際國內供應鏈體系中整合更多資源、占領更大市場,爭做自主創新策源地、強鏈補鏈主力軍。而緊盯專精特新,進一步大力培育更多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小巨人”企業和上下游關鍵節點配套企業,應當成為各級政府和廣大中小企業的共同追求。
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工信部構建了涵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并明確目標:到2025年,將力爭培育一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是蘇州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也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環節,期待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陣列中,展現更可觀、更龐大的“蘇州軍團”身影。(蘇報融媒評論員 金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