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金 根
謀發展必須抓項目,抓項目才能謀未來。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壓艙石、穩定器,產業創新發展需要一個又一個節點項目、支點項目作為有力依托。在前天舉行的蘇州重大產業項目現場推進會上,192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976億元;203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364億元,將更有力地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高質量項目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強大引擎。只有堅持項目為王,把目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工作具體化,才能讓高質量發展施工圖,一一落到實處,盡快變成實景圖,也才能為高質量發展持續積蓄新動能。項目建設不等人,要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始終把項目建設牢牢抓在手上;要圍繞產業創新集群優化項目布局,引進更多富有“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的高質量項目,帶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要聚焦優勢領域,圍繞強鏈補鏈延鏈,切實強化產業鏈招商、產業鏈引才,強化招引一批牽引力大、撬動性強、技術含量高的重點項目,引導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只有優質項目夠“數量”,高質量發展才有“分量”。
服務好項目建設最見真功夫。投資者扎根蘇州、勇創大業,看重的就是“蘇州最舒心”的營商環境。因此,推進項目建設,必須集聚資源、形成合力,讓服務跟著項目轉、要素跟著項目走,精準便捷高效做好項目服務。現實生活中,越是體量大、牽引作用強的項目,越有一堆難題是企業自身無力突破的,越需要有關部門高位協調、高效服務,要不斷健全完善黨政分管領導掛鉤聯系重大項目制度,強化全周期、全鏈條服務,確保項目盡早投產投用。要形成在項目建設中歷練干部的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干部實踐成長的重要陣地,作為運用“三項機制”的重要領域,作為提升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戰場,讓干部在項目建設中“見真章”。
抓項目建設尤其是重大項目建設,提振的是信心,凝聚的是力量,贏得的是未來。抓緊項目建設,抓好增量培育,才能構筑產業創新發展新優勢。今年1至6月,全市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四大產業集群總產值達18108億元,累計新增產業創新集群和新興服務業簽約項目467個、總投資額達到3830億元,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50家,占全國的近十分之一。當前,拼搶下半年、決戰全年勝,全市各地、各部門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始終把項目建設牢牢抓在手上,堅定信心、自我加壓、擔當實干、銳意進取,奮力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以實干實績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