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望 路
“清涼蘇州”,相伴十年再出發。近日,作為蘇州日報社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為夏日里堅守崗位的勞動者搭建一片綠蔭、送去一片清涼,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擴大范圍,面向全市發出倡議,希望更多部門、愛心企業和市民等踴躍參與,進一步擦亮這個志愿服務品牌,通過增強凝聚力來提升群眾的舒適感和滿意度。
打造一個城市的文明實踐品牌,需要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以創新思維來增強服務的“磁性”。“清涼蘇州”為何在堅守十年之后還要繼續拓展?就在于它找到了廣大群眾的需求點,炎炎夏日里的一片“綠蔭”和“清涼”,可以聚合很多社會資源,讓更多人樂享清涼。不久前,蘇州交通部門在軌交站里設置了不少“納涼區”,同時還推出了一些服務活動,為部分市民創設了很好的休息和活動的空間。可見,“清涼蘇州”在服務形式上確實可以與時俱進,創出特色。
城市推進文明實踐活動,從增強凝聚力到提升服務水平,關鍵要有一個很強的驅動力。“清涼蘇州”有很多服務內容可以做,各地又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推出相關的志愿服務項目,像為環衛工和外賣小哥等提供“清涼驛站”,為建筑工地工人送上夏令用品等,只要建立一個具有活力的志愿服務運作機制,搭建一個有效的服務平臺,就能匯聚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服務到更多有需求的群體,不斷增強志愿服務的能力和實效。
實際上,充分發揮好社會志愿服務力量,對于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鶎又卫硭揽康牧α亢芏嗑褪侵驹阜杖藛T,他們熟悉小區的每一位居民,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包括安全度夏、健康服務等情況,平時正是借助他們的幫助,才讓更多有困難的居民解決了一時之困。因此,從“清涼蘇州”這樣的服務品牌來看,打造類似的服務平臺,對于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就顯得尤其必要。
文明實踐的活力來自形式的創新。關注廣大群眾的切實需求,不斷豐富各類志愿服務,提升社會公共服務水平和新活力,這是蘇州始終堅持不懈努力的目標。多年來,各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特別是幫助有困難的群體解決實際問題,發揮了志愿隊伍服務的作用。同時,社會公共服務的范圍與品質不斷獲得新提升,“15分鐘便民服務圈”等服務,一方面為市民送去了方便,另一方面了解了群眾的切實需求。
當前,增強志愿服務品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將有助于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擴大參與者與受益者的范圍。要看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需要拓寬思路,通過凝聚起更多社會力量來服務有需求的群體。“清涼蘇州”文明實踐給出了很好的啟示,用心做好這樣的志愿服務品牌,對于提升市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有積極作用,凝聚力量,服務大眾,城市文明實踐的活力就會變得更強,影響力也會變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