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金 根
這是一群逆行者,越是艱險越向前,哪里有災情險情就往哪里沖。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蘇州青年藍天救援隊。他們的身影前年出沒在河南水災救援現場,去年又出現在土耳其地震災區救援現場。近日,我國北方發生嚴重汛情,8位骨干隊員聞訊,火速集結,先趕到河北涿州集合,再奔赴受災地區按照統一調度參與搶險救援。他們是蘇州千千萬萬志愿者的杰出代表,這一抺“蘇州藍”同時也標注了蘇州向上向善的新刻度。
守望相助、扶危濟困、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進入新時代,廣大群眾以實際行動賦予了雷鋒精神新內涵,形成了以“奉獻、互助、進步、友愛”為要旨的新時代志愿服務精神,展現出新時代向上向善的社會文明風尚。在此方面,擁有“德善之城”口碑的蘇州,一馬當先,表現十分出彩。截至2022年底,蘇州全市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291.46萬名,注冊志愿服務團隊30052支,活躍在社會服務的各個領域。比如,在古城保護領域,就有近10萬名文化保護志愿者,他們或立足物質形態,守護古城文化遺產;或從“心”出發,盡己所能傳承城市文脈;或踐行志愿初心,刻苦鉆研技術竭力讓燦爛文明生生不息。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與過去的好人好事不太一樣,如今的志愿服務對于參與者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就以蘇州青年藍天救援隊為例,此次“出征”的8位骨干隊員所組成的這支搶險救援隊伍,本領十分高強:有科技組,負責使用無人機、熱成像儀等設備輔助救援;有后勤機動保障組以及搜救組,兩輛車搭載兩艘沖鋒艇;還有豐富的志愿服務技能和經驗,其中4人參加過前年河南水災救援,1人參加過去年土耳其地震災區救援,他們能對各種風險作出更準確的預判和應對。
只有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引導更多群眾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才能不斷提高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這對于制度建設本身提出了新要求,志愿服務制度該怎樣建、如何完善?在此方面,蘇州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比如,構建起志愿者+專項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協會“四位一體”的志愿服務網絡體系;又如,今年重新修訂的《蘇州市志愿者禮遇激勵辦法》,明確了13項嘉許獎勵措施,優化星級認定、嘉許回饋、典型選樹、志愿者保險等保障機制等。
志愿服務精神展現著新時代向上向善的社會文明風尚,既傳承了雷鋒精神的本質,也體現了新時代社會對市民文明素養的新要求。相信蘇州今后將涌現更多像“蘇州藍”一樣的隊伍,用實際行動標注出城市文明向上向善的新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