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根
對標上海就是對標最高標準,接軌上海就是接軌世界前沿。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5周年。5年來,我國這塊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承載起重要使命,匯聚起磅礴力量。其中,以蘇滬地鐵“雙11”號線開通運行為標志,“蘇州拼圖”表現十分搶眼,滬蘇同城效應持續放大。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蘇州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全力服務和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學習上海、接軌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主動鍛造長板、貢獻長板,以全方位深層次對接合作不斷提升滬蘇同城效應。
蘇州是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連接點和關鍵樞紐,站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格局中,蘇州該如何用自身所長,盡自身所能,為上海提供各方面服務保障;如何在高質量服務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上海大都市圈建設中發揮自身優勢、體現使命擔當;如何在全力支持服務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中,持續放大滬蘇同城效應?回答好“時代之問”,在接軌中融入,需要蘇州主動作為,處理好幾大關系——
在接軌中融入,就要處理好內聯與外融的關系。在市內十個板塊之間,蘇州大力下好全市“一盤棋”,完善包括規劃共統、設施共建、品牌共塑、大事共力、優勢共享等重要方面制度體系,推進市域一體化融合發展;在省內區域間,蘇州統籌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融合、南北合作共建、跨江融合發展,助力“強富美高”新江蘇宏偉藍圖繪就;在長三角三省一市城市合作之間,蘇州參與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編制實施,深度參與沿滬寧產業創新帶、G60科創走廊等建設,協同長三角8個城市13個車聯網示范區率先啟動應用測試互聯互通等。
在接軌中融入,就要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不僅要打通有形的路,更要打破無形的行政壁壘,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充分流動。在此過程中,蘇州狠抓五個發力點:一是推動交通互聯互通,全力推進滬蘇湖、南沿江城際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二是深化產業協同,圍繞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汽車等重點產業持續深化合作,為上海提供良好的產業鏈供應鏈支撐;三是強化聯合創新,充分發揮蘇州成果轉化能力強的優勢,協同上海與全球頂尖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建創新聯合體,助力上海更好發揮科技策源功能;四是推進生態共保聯治,扎實做好水利設施優化、水源地保護、生態廊道建設等工作,為上海筑牢生態屏障;五是加強民生共建共享,不斷優化跨省異地就醫結算、一卡通、一碼通等機制,推動公共服務互認共享,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同城化的高品質生活。
在接軌中融入,就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一直以來,蘇州的發展都得益于上海的輻射帶動。面向未來,蘇州將堅持把滬蘇同城化發展作為服務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支持服務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將全面學習上海的發展理念、工作標準和推進方法,把所學所得轉化為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將牢牢把握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建設、G60科創走廊建設“三大機遇”,“點、線、面”系統發力,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放大滬蘇同城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