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望 路
當今世界,以能源變革推進綠色發展,已成為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近日,2023年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在蘇州舉行,論壇聚焦能源變革的未來走向,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危機等挑戰創設了一個聚智和交流的平臺,也為蘇州持續探索“雙碳”目標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實現以能源變革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蘇州扮演了重要角色。自2015年首屆國際能源論壇成功舉辦以來,論壇已收獲了《蘇州宣言》《蘇州共識》《加快能源低碳發展蘇州倡議》等豐碩成果,成為全球各地共謀能源變革、探討能源未來變革的重要平臺,推動能源變革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聚力能源變革,對一個地方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關鍵在于落實到具體實踐之中。蘇州作為產業大市,在全國率先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積極建設“近零碳”工廠。十年來,蘇州全市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三分之一,以年均2.4%的能源增速支撐了年均6.7%的GDP增長。蘇州的實踐經驗表明,積極推進能源變革,切實減少能源的消耗,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完全可以實現“一減一升”的新目標。
聚力能源變革,需要進一步優化能源供應結構,加大新能源供給的力度。近年來,蘇州圍繞光伏、風電、智能電網、動力電池及儲能、氫能和智慧能源等領域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創新集群,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當然,在推進新能源供應過程中,還需要集聚更強的人才與技術,全力突破關鍵技術,積極試驗與推廣,更大程度提升新能源應用的水平。
聚力能源變革,也是推進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蘇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重視對經濟發展的“綠色指標”考核,各地的發展方式正在不斷優化。實際上,綠色發展也為培育經濟新增長極提供了新機遇。像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新三樣”為代表的經濟新增長極,已被列入江蘇重點打造的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并已建立跨部門工作專班,制定產業強鏈工作方案。特別是針對車聯網、動力電池等產業鏈,我省各地正持續加強科技力量供給,目前已累計創建汽車領域國際級企業科技中心16家,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創設更好條件。
當前,高質量發展對能源變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在推進能源變革時應有更強的緊迫感。蘇州作為一個經濟強市,加快能源變革的速度,提升能源變革的質量,還有很大的拓展和提升空間。同時要看到,能源變革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因此,推進能源變革還需要增進共識、形成合力,全力打造綠色低碳和保障有序的能源供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