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主持人 王嘉言
多年來,“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一些餐飲浪費情況仍時有發生。比如,一些宴請活動的桌餐是主辦方訂的套餐,顧客走了還在上菜……造成的浪費觸目驚心。
“舌尖上的浪費”如何治?我們每個人應當如何做?本期留言板,我們討論這個話題。
觀點交匯
杯箸之間 量“胃”而行
建君
餐飲浪費的出現,與講排場、擺闊氣的不良風氣有一定關系。一些宴請為了彰顯主人的好客,點菜的數量遠遠超過實際人數的食物需求量。不排除部分餐飲企業為了創收,不去制止顧客的非理性點菜,造成浪費。至于如何把根治“舌尖上的浪費”落到實處,辦法并不少。
首先,餐飲企業要建立杜絕浪費的閉環管理機制。許多時候,來消費的顧客對于每份菜到底有多大的量,夠幾個人吃,并不十分清楚。因此,飯店在菜單上要對食材用料多少進行醒目標注,讓顧客看了以后一目了然,點菜時心中有數。服務員在點菜時,也要靈活掌握,當好顧客的參謀,遇到顧客人數不多時,可以倡導多點幾個菜,每個菜可以點半份菜、小份菜。如果顧客飯菜吃不完,餐飲企業要主動服務,倡導顧客不要浪費打包帶走。
其次,杜絕餐飲浪費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消費氛圍,用好獎勵機制。在消費過程中,不少餐飲APP會給顧客發放優惠券和紅包。如果我們能將優惠券和紅包發放與顧客光盤曬圖結合起來,相信大家一定會主動參與到“光盤行動”,贏取更大消費優惠。
第三,政府部門對餐飲企業的廚余垃圾可考慮實行階梯收費制。如果飯店不盡義務提醒,造成廚余垃圾增多,可加倍收費。通過價格杠桿激勵餐飲企業主動承擔提醒義務,減少餐飲浪費。
別讓盛宴成“剩宴”
王治平
消費變浪費,盛宴成“剩宴”,這在現實生活中幾乎司空見慣,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近年來,抑制不合理消費需求,杜絕餐桌上的浪費,節約糧食、光盤行動等提倡,“舌尖上的浪費”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宴請的時候浪費的情況還是大量存在,亟須加強引導、切實治理。
事實上,婚宴餐飲消費與日常餐飲消費模式有所不同,后者是由消費者點餐,主動權在消費者,前者則不然,一般來說,婚宴服務經營者通常是按一桌數干元提供套餐服務,消費者并無主動權,一般也無法調整價格和菜量,能做的只是在不同套餐之中選擇一種。在此情況下,僅從消費者角度入手制止婚宴浪費,顯然還不夠。一要落實好反食品浪費的主體責任,餐飲服務經營者應當按照標準規范制作食品,合理確定數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二要鼓勵婚宴服務經營者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婚宴套餐選項,合理搭配菜品數量和分量,確保“總量”夠用就好;三要普及公共餐具,并適當引入半自助式、分餐式供餐等形式,引導消費者餐后打包,減少浪費。
舌尖上的文明重在踐行
雨蒙
“文明”也體現在“舌尖上”,對于每個“小我”而言,守護好舌尖上的文明,這絕非一句空話,而是要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吃喝方面,不能讓攀比之風作怪,不能只顧講排場、講“豪氣”、講享樂,而是要踐行新消費理念,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抹不開面子怕“收拾殘局”。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通過自身的“光盤行動”,自身積極參與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將舌尖文明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
讓我們從每一次用餐、每一頓飯做起,將反對“舌尖上的浪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生活中以更加自覺的行動,傳遞和踐行舌尖上的文明。
翻譯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