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十周年。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秉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取得了沉甸甸的重大歷史性成就。作為中國新一輪高質量開放的排頭兵,蘇州積極響應“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搶抓發展機遇,構建開放新格局,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實踐,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了積極貢獻。
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成果顯著。開放是蘇州發展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以來,蘇州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位置和經濟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2022年,蘇州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6058.2億元,赴35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布局,投建項目670個。作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合作項目,蘇州中歐班列累計開行2223列,開創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構筑起共建國家經貿務實合作新舞臺。通過不斷深化改革,蘇州做優營商環境,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優質企業落戶,成為“一帶一路”高端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的集合點。不僅推動了蘇州經濟的快速增長,也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合作機遇。
在共建“一帶一路”中開拓新空間。站在制度性開放的前沿,蘇州以打造世界級的現代產業體系為目標,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合作。東方工業園運營卓越,被埃塞俄比亞政府列為“工業發展計劃中重要的優先項目”,由其引入的現代工業園理念與發展模式持續被推廣。蘇州參與建設的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區,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首家“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園區。這些產業合作園區對所在國經濟社會綜合貢獻度逐年顯著提升,同時,也促使“蘇州經驗”可為其他地方提供借鑒,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向前邁進,進一步打開合作共贏的新空間,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共同發展。
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蘇州以創新為驅動,把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有機統一起來,不斷加強“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通過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強勁動力。江蘇永鼎主導的孟加拉國家電網升級改造工程,不僅大大提升了該國的工業發展水平,還為當地培養、儲備了大量技術人才。蘇州企業助力共建國家實現綠色發展,在泰國、越南投資光伏電池和組件項目,累計投資超50億元。一系列重大項目的落地,涵蓋了制造業、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不僅提升了蘇州產業水平,也為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敢為人先、勇于奉獻、合作共贏,自覺秉持“絲路精神”的蘇州,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商共建共享、互學互鑒互惠之路,正越走越寬廣。在推動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蘇州取得的成果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寶貴經驗、提供了“蘇州范本”,在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同發展繁榮的長卷里,繪就一幅瑰麗的“蘇州工筆畫”。(蘇報融媒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