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干事創業、推動發展的有力抓手。作為經濟大市、工業大市、開放大市,蘇州要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中當好“排頭兵”,就要敢于直面新問題、新挑戰。近日,市委決定在全市開展“千村萬企、千家萬戶”大走訪,就是要讓全市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建立相對固定的走訪聯系機制,更好地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強責任、優服務、增信心,不斷增進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上拿出更多實招硬招,讓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走深走實,以調查研究、求真務實之風,錘煉干事創業的真本領,激發擔當作為的精氣神。
保有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撲下身子“走”。大走訪要“走”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圍在一張桌子旁,傾心交談、深刻剖析,才能找準問題癥結,切實做到精準施策。市委把大走訪作為落實“四下基層”的具體舉措,推動在村(社區)、企業、居民群眾中建立起面廣量大、相對固定的基層聯系點,積極開展線上線下交流,通過“四不兩直”方式現場走訪或電話、微信等簡便易行的方式經常性聯系,及時了解掌握、詢問征求、吸收回應意見建議。市委要求,大走訪要實現三個全面覆蓋,即全面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和居民社區,全面覆蓋納入市統計聯網直報范圍的“四上”企業,全面覆蓋全市困難家庭,尤其要重點走訪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生產經營面臨困難較多的企業,以及低收入人群和困難職工、困難殘疾人員、孤獨癥兒童、重點優撫對象、失業人員困難家庭等,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
樹立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緊盯難點“訪”。大走訪要“訪”出真需實情,聚焦群眾煩心事、企業困難事有的放矢、靶向發力,高質高效推動問題化解,推動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走訪中,廣大干部要送政策促落實,做基層、企業、群眾的暖心人,把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措施講清,把蘇州的重大機遇和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講透,將紓困助企惠民工作落實情況摸清。廣大干部要聽民聲匯民意,做基層、企業、群眾的知心人,傾聽和收集基層在鄉村社區建設、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傾聽和收集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對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優化發展環境的需求;傾聽和收集群眾在住房、就業、教育、醫療、養老、托幼等方面的期盼。廣大干部要優服務解難題,做基層、企業、群眾的貼心人,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穩生產、搶訂單、保規模、促轉型,協調解決市場開拓、減稅降費、項目審批、用地保障等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緊盯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影響群眾生活的身邊小事,用心用情用力辦好。
發揚勇于擔當的實干精神,拿出實招“辦”。大走訪要“辦”出實招硬招,必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敢于擔當、知難而進,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切實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市委要求,大走訪中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能現場交辦的現場交辦;需要了解情況后才能處理的,要與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后及時反饋。相關地區和部門對于在職責范圍內的事項要照單全收。要把大走訪與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結合起來,與沖刺年度目標和謀劃明年工作結合起來,與做好民生保障、助企紓困、隱患排查、矛盾化解等日常工作和調研結合起來,健全走訪收集、科學決策、滾動解決、督查督辦的破題鏈條,實現工作閉環。
開展“千村萬企、千家萬戶”大走訪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需要廣大干部善于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不斷增強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本領,在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吸引利用外資、持續提升消費熱度、增進民生福祉和兜牢安全底線等方面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讓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化為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