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主持人 王嘉言
不久前,教育部對“關于盡快實施午休‘舒心躺睡’工程的建議”作出答復,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校作息時間規范管理,將繼續引導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創造學生午休條件。
午睡“小問題”為何重要?關注“躺睡”,是在關注什么?如何讓更多孩子實現午休“躺睡”?本期留言板,我們討論這個話題。
觀點交匯
“一校一策” 搞好“幸福躺睡”
山丘
教育部關于午休“舒心躺睡”的答復收獲一大波點贊,被網友稱為“最暖心答復”。長期以來,大家對孩子睡眠問題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在一天中,午休算是睡眠的“黃金期”。
2021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學生“午休”開始推行。可執行過程中,不少學校讓學生利用課桌“趴睡”。對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來說,時間久了會導致頸部肌肉勞損、脊椎變形,不利于健康成長。因此,讓“趴睡”變“躺睡”看似“事小”,卻成了關乎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
推行“幸福躺睡”,學校可能會在場地、資金、管理等方面遇到難處。有鑒于此,教育主管部門可在統籌資源基礎上,拿出“一校一策”解決方案,讓孩子們實實在在享受到“躺睡自由”。比如說,可以根據季節變化充分利用操場、體育館、活動室等場所,購置靠墻式收納床柜、可躺式桌椅、收納躺墊等器具,就地打造“溫馨躺睡”場所。
“幸福躺睡”是一項民生工程、系統工程,應該鼓勵社會資源積極參與,不斷完善準入門檻、收費標準和監督機制,為孩子們打造“實惠、安全、環保”的躺睡方案。相信在充足睡眠的保證下,學生會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健康成長。
“躺睡”不是小事
健康息息相關
聆湖聽雨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育部委托第三方開展的調查顯示,“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生的睡眠、運動、實踐時間普遍增加,人們更加關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包括“課間十分鐘”、勞動課,以及最近被廣泛關注的“躺睡”,應當都是具體的表現。
中小學生午休是趴著還是躺著,看似不過是睡眠姿勢的小問題,但有必要當成一件關系孩子健康成長的大事來對待。平心而論,中小學校園午休想實現“躺睡自由”,讓“趴睡”變“躺睡”,對學校既有空間和設施等都有著一定的要求,一些地方開始嘗試使用新型課座椅,讓學生在教室里就實現躺睡。
把中小學生午休躺睡當成大事來辦,一是需要教育部門自上而下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要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各地教育部門在消除“大班額”后,要不斷更新學校建設標準和教育督導內容。二是要發揮學校的主動性、創造力。前段時間,一些學校將教室“秒變”午休室的視頻沖上熱搜,反映的就是這樣的努力。三是要最大限度贏得家長和社會支持,協同發力,共同尋找解決現實方案。
贏在分數的起跑線上,并不等于贏得人生的未來。只有真正做到尊重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才能在眾聲喧嘩中保持理性、從容。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人們關注“躺睡”,其實是在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翻譯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