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言
2月底正是春寒料峭的時候,黃濤等五位鐵路一線工作人員作為“最美鐵路人”代表亮相國新辦記者見面會,講述他們鐵路行業快速發展的偉大時代,以及個人在這個偉大時代中的奮斗故事。
新時代,中國鐵路快速發展,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閃亮名片。在以“人民鐵路為人民”為核心的偉大鐵路精神譜系中,曾經誕生了“鐵牛號精神”“成昆精神”“‘158’精神”等無數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鐵路精神,這些精神并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淡出,而是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時代在變,誓言永恒,“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永不褪色。
黃濤等五位“最美鐵路人”代表,他們都工作在鐵路第一線,有的從事鋼軌探傷工作,有的是鐵路站長,有的在供電車間,他們和無數普通勞動者一樣,從事著最平凡的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默默無聞,但他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平凡崗位上譜寫屬于這個時代的新輝煌,用奮斗和奉獻奏響時代最強音。
最美鐵路人,美就美在無比較真的工匠精神。精確性對于鐵路系統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列車運行時間還是車站停車位置,真是“差一點也不行”,尤其是高鐵時代,精確性要求更高。中鐵鄭州局集團的維修技術人員鄭小燕,在鄭徐高鐵聯調聯試前的仿真試驗中,和同事們對30多萬個列控數據進行核對,其間列控數據版本變化了7次,每變化1次都意味著要將所有數據再核對一遍。這些數據組成的列控系統決定著高鐵列車跑多快、在哪兒停,絕對不能出現任何差錯。所有數據100%正確,他們做到了。這種100%正確、差一點都不行的一絲不茍,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
最美鐵路人,美就美在永無止境的創新精神。作為來自鐵路行業基層一線各個崗位的代表,他們是新時代10年鐵路建設成就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從硬件來說,最近這10年,中國的列車從普速列車升級到和諧號動車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而鐵路網也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同步飛躍,由“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以及城際鐵路組成的高速交通網,徹底改變了國人的出行方式。鐵路交通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各種技術的創新。僅以維修裝備為例,目前擁有可以容納50多人同時在車輛頂部高空作業的大型裝備,效率比原先翻幾番,節省出來的時間可以運輸更多貨物。鐵路交通發展的每一點變化,都凝聚著鐵路人的無數科技創新成果。
最美鐵路人,美就美在赤誠無私的奉獻精神。在鐵路這個大家庭里,無數人為保安全、保運輸,迎著風霜雨雪,加班加點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2022年1月初至3月下旬,在閉環管理的76天里,“雪之夢”乘務組列車長呂盼和同事每天車廂、宿舍“兩點一線”,圓滿完成97趟往返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三大賽區的冬奧列車運輸任務。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奉獻者還有很多,他們用愛崗敬業的堅守,點亮了人們的美好生活。比如,在“學習雷鋒好榜樣”熱潮中誕生的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自覺堅持學雷鋒做好事連續半個多世紀從未間斷。他們用四代人的甘愿奉獻接力傳承,為我們詮釋了奉獻的含義。
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最美鐵路人”立時代潮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的含義。致敬他們的精益求精,致敬他們的擔當作為,致敬他們的執著堅守,也致敬新時代中每一位發光發熱的最美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