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為新時代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指明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發揮地域特色,強化文化鑄魂賦能,助推文旅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做出文旅新貢獻。
擦亮“江南文化”金字招牌,推進傳統優勢新發展。作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州擁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要持續加強以拙政園、虎丘等蘇州園林為代表的經典文化遺產旅游點建設,做好古城古鎮老街保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解讀景點背后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內涵,突出江南文化的家國情懷,推動美育德育為一體的文旅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積極加強文博文創產品開發,推進江南文化數字產品轉化供給,利用“蘇州發布”政務微信號等主流輿論陣地、“君到蘇州”“智慧蘇州”等平臺,拓展數字文化傳播新路徑。保護傳承昆曲、緙絲等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利用江南古鎮聯合申遺契機,加強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發展和國際文化產業交流合作,持續增強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對外傳播力。
打造魚米之鄉蘇州樣板,促進生態文旅新融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繼續開發集田園風光、生態農業、文旅體驗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產品,帶動更多農家餐飲、民宿度假、溫泉康養等生態旅游項目落地,建設田園風情小鎮、高標準農田區域農旅品牌,打造一批以澄湖地區為樣板的農文旅協同發展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實現“美美鄉村”由點到面轉換,唱響做實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片。深入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入挖掘環太湖流域史前文明及湖光山色自然資源,深入保護和再利用京杭大運河蘇州段水工遺存,注入新時代人文精神內涵,打造更多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長江、太湖和大運河文化旅游項目,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讓江南水鄉“人間天堂”煥發新活力。
繪就姑蘇繁華當代圖景,搶抓市場開放新機遇。要進一步出臺有力舉措,保持文旅產業品質化、特色化創新,滿足群眾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激發市場復蘇勢頭下的文旅消費潛能。緊跟時政熱點,加強與新媒體、自媒體合作,推廣一批“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等紅色旅游線路、“尋古訪今之旅”等主題研學線路、“蘇州最美系列”等四季打卡線路,豐富優質多元產品供給,保持蘇州市場關注度,帶動周邊產業集群健康發展。不斷升級惠民補貼力度,增加“蘇州文旅消費季”等活動資金保障,延長“蘇州春節免費旅游”等活動優惠時間,因地制宜開展“夜經濟”系列活動,推動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吸引國內外游客探索蘇州,充分展現蘇州作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的標桿作用,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