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新征程上的蘇州吳中,以“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戰略視角,厚植生態人文優勢、厚培“拴心留才”沃土,不斷打造優化“近悅遠來”的生態,讓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奔流澎湃。
吳中,既有太湖山水的生態之美,又兼具吳文化的厚重底蘊。
歷史上,這里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孕育出兵圣孫武、草圣張旭、政治家范仲淹等一大批璀璨之星。
新時代,位于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戰略布局交匯點上,吳中區以貼心的人才服務和系列活動,讓人才富集,助人才圓夢。
吳中,既有太湖山水的生態之美,又兼具吳文化的厚重底蘊。
2020年起,吳中區將每年5月20日定義為人才的專屬節日,表達對人才最誠摯的敬意。今年“吳中人才日”,聚焦金融支撐、載體建設、人才服務等方向,發布一系列助力人才成長的“陽光雨露”,積極打造全鏈式人才服務體系和全域人才服務矩陣,用一場誠意滿滿的人才“嘉年華”,誠邀天下英才牽手吳中。
系統謀劃
鏈式思維打贏人才爭奪戰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梧桐茂兮,鳳凰來棲。
從傳統行業到高技術產業,人才的貢獻逐年提升,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中充當著第一驅動力。在吳中區的企業,無論是機器人和智能裝備,還是生物醫藥研發,處處體現著“人”的作用。
打贏人才“爭奪戰”,就要使人才引育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讓人才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中切實發揮作用。為此,吳中區以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以人才鏈服務產業鏈。機器人、生命健康、智能網聯領域的孵化中心、科創園區在“吳中人才日”揭牌,正是吳中聚焦產業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平臺的一個縮影。
作為蘇州重點布局的產業,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吳中區在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專業園區建設和企業集聚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吳中人才日”上啟動建設的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基地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與吳中區聯合建設,將進一步加強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共同打造行業高地。
此外,吳中區通過“校園蘇州日”“百校英才空中宣講會”等活動,與南大、同濟、西安交大、華中科大等多所大學建立了緊密聯系,成立名校優生引才聯盟,設立一批引才工作站,聘任一批引才大使,為高質量發展蓄積了青春力量。本次邀請了近50所高校的老師、學生走進吳中研學交流,感受“人才日”氛圍,在同學們心中種下畢業“首選吳中”的種子。
高校師生走進吳中,感受“人才日”氛圍。
在一系列人才政策加持下,吳中區的市級以上科技領軍人才連續兩年增幅超過80%。文化、產業、教育等方面人才百花齊放,全區擁有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2人,建成技能大師工作室71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18家,累計入選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1398人次、姑蘇教育人才60人次。
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進引才工作,吳中區將憑借產業優勢和決心誠意,構建起“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生態。
創新策劃
為人才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凡樹有根,方能生發;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人才培養工作不僅要在“引”上下功夫,更要在“育”上有作為。
針對人才企業初創期普遍缺少資金的情況,吳中區與多家銀行合作,推出“東吳科技人才貸”“領軍人才貸”等一批人才專屬信貸產品;秉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導向,通過獨立或合作組建的形式設立多支人才基金,支持更多人才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大院大所、留創園、人才公寓和一批人才服務配套項目加快建設……
令人耳目一新的人才工作“組合拳”,有力地激發起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熱情,吳中人才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不斷提升。
人才成長需要創新創業資源,吳中區積極搭建產才融合對接交流平臺,通過舉辦沙龍、走進龍頭企業等形式,支持領軍人才融入本土產業網絡,聚力打造有效對接、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環境。
“吳中人才日”上啟動的“東吳人才創業加速營”,由吳中區集聚優質資源打造。它將通過開設精品課程、組織產業研學、開展創客團建,建立起科技創業者社群,提升人才的經營管理能力,更好對接資本市場和產業鏈龍頭企業,從而推動更多人才企業向獨角獸邁進。吳中區近年涌現的獨角獸企業中,領軍人才創辦企業占比高達四分之三,其中2家企業入選全球獨角獸名單。
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載體。今年吳中區還將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引進和支持專業服務機構建設,推動專業科創載體擴容提質,構筑“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人才創新創業平臺,為人才事業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保障。
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載體。
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一批最佳雇主、最佳人才載體、最美東吳人才的評選表彰,一批人才典型的選樹,不斷提升著吳中人才的榮譽感,在全社會營造起人人尊重人才、人人爭當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生態。
服務優化
讓更多人才筑夢吳中
人才富集,滿眼生機;天工人巧,逐日爭新。
讓人才體驗“天堂蘇州·最美吳中”之美,首批以江南山水、非遺文化、特色產業為核心的三大主題五條人才體驗線路在“吳中人才日”這天精心推出,這是吳中區為人才朋友準備的禮物。廣大人才在工作之余邀上三五好友來到吳中走一走、看一看,通過“尋吳韻”“訪吳地”“閱吳文”“見吳匠”,進而“創吳優”。
以高品質環境集聚高層次人才,吳中區加快推進太湖新城•數字經濟創新港等高品質人才社區建設,統籌推進人才公寓建設管理,多點布局打造人才會客廳、青年人才驛站。落實高層次人才購房“直通車”待遇,優化人才“租房貼”申領流程。
激勵產生動力,關心增加安心。
2022年,3000余套人才公寓的推進建設、《吳中區人才公寓管理暫行辦法(試行)》《吳中區人才公寓項目認定標準及流程》的出臺、吳中區人才安居服務平臺的上線,為人才初來乍到的周轉居住提供了便利。
高層次人才,需要的是高水平、專業化的服務。吳中區全面加強人才工作者隊伍建設,組建起人才服務專員(聯絡員)隊伍,提供“點對點”專屬服務。通過舉辦“雙招雙引”培訓班,在“組工干部”培訓班、“科技創新服務和科技招商能力提升”培訓班中開設人才專題課程,多維度提升人才工作者履職能力。
高水平建設運營的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東吳人才發展促進會的成立,常態化組織的高層次人才沙龍、青年人才聯誼會、吳文化體驗等活動,拓寬了人才交流平臺。人才落戶、免費體檢及保險、就醫、子女入學、東吳人才卡等各類服務,全方位提升了人才的幸福指數。剛剛揭牌的吳中區人才發展中心,展現了吳中全力服務人才、推進人才優先發展的姿態。
常態化組織的各類活動全方位提升了人才的幸福指數。
此外,依托吳中區企業服務平臺建立的“吳愛人才”線上特色服務專區,實現人才政策一網查、人才申報一站報、人才服務一掌辦集成化服務的“人才政策計算器”功能,不斷完善著“數字+”服務鏈條,全力推進人才服務數字化轉型。
在“千里馬”競相奔騰的時代,吳中懷“伯樂”之心,以廣闊的事業平臺,讓人才施展才華;以硬核的人才服務,讓人才乘風破浪;以最美的詩和遠方,讓人才心馳神往。
“人才日”只是一個開始。在高質量發展的大幕下,更多海內外人才將走進吳中、深耕吳中,與吳中雙向奔赴,共譜美好未來。
(圓桌觀察員 / 朱執競 圖片來源:引力播 吳中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