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鄭超)近年來,為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蘇州農商銀行作為總部坐落在示范區內的地方法人銀行,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在發展綠色金融、推進同城化金融服務、提升移動支付水平、推進科技金融服務等方面不斷注入農金力量,全面支持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綠色可持續發展。蘇州農商銀行將綠色金融作為特色化經營的重要方向,率先開發綠色信貸系統,實施“環保一票否決”。早在2021年,該行成功打造了“排污權+其他擔保”的組合模式,為吳江區一家紡織印染企業發放1200萬元貸款,為全省排污權抵押貸款探索了路徑。為助力地方傳統制造業“綠色轉型”,該行承建了“蘇州市綠色低碳金融實驗室”,與地方政府共同立項“紡織行業低碳轉型及金融創新指南項目”,依托吳江盛澤當地紡織產業鏈完備的優勢,探索出了紡織行業“五個一”綠色金融服務模式,為差異化金融支持提供了精準名單。
樹牢業務融合、技術共享理念,蘇州農商銀行積極開展長三角一體化金融融合新實踐。今年5月,通過長三角“虛擬窗口”,該行實現了異地抵押登記全程網辦,極大提升客戶體驗。綜合應用5G、遠程視頻等技術手段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智慧銀行”,使遠程身份認證成為可能,為日后銀行突破地理限制、擴大服務范圍奠定技術支撐。在長三角水鄉客廳,蘇州農商銀行創新打造了“數字鄉村客廳”普惠服務點,通過線上“江村通”小程序,為村民和游客提供教育、醫療、養老等數字化應用,線下建設數字鄉村館,以智慧、創新、服務為主題,打造了金融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數字醫療中心等7大中心,基本實現鄉村治理模式從單一管理向雙向互動升級。
樹牢科技優先、人才優先理念,蘇州農商銀行探索科技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在打造科創金融服務新模式方面,該行創設的“人才貸2.0”產品,淡化財務指標要求,聚焦創始人教育、工作背景以及企業科研能力,重點支持各級科技領軍人才企業以及來蘇創業的優質高校學子創辦的科技企業。推出的“創投貸”產品,專項支持股權融資階段的中小科技企業,創新五維授信評價體系,打破銀行授信財務報表依賴傳統,深入產業研究和企業價值挖掘。建設“科技金融實驗室”,將產業集群突圍列為三大戰略項目之一,全面分析蘇州市區域內重點科技產業技術鏈圖譜、上下游發展情況、產業特點等情況,截至6月末,全行各類科創貸款余額達到172.06億元。打造的特色供應鏈金融,以企業真實交易信息為依托,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開發特色信用產品,通過融合了稅務、出口、發票鏈、地方征信評分等多維大數據的審批模型,實現了對公貸款的全流程線上操作,能夠先授信后開戶、免抵押隨借隨還,產品目前用信余額達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