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大秋)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蘇州持續數天39攝氏度以上高溫,對全市水產、園藝等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如螃蟹因缺氧、攝食減少而出現蛻殼遲緩甚至死亡,葡萄出現軟果等。記者從蘇州市農險辦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共辦理高溫致損案件1900余件,主要集中在大閘蟹、葡萄等氣象指數類保險,估損金額2600余萬元。
日前,在吳江黎里三好村,保險機構將一筆45000元的理賠款,送到了蟹農王開生手上。據了解,王開生有100多畝的池塘養殖螃蟹,七八月份是大閘蟹最后脫殼生長的關鍵期,但今年的持續高溫,對螃蟹的生長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王開生投保了吳江區地方財政補貼性池塘養殖水產氣象指數保險,保險費用自付30%,政府補貼70%。在保險期內,出現強降雨或連續降雨,以及連續三天或以上日最高氣溫值達37攝氏度(含)以上,將能獲賠。
入夏以來,蘇州市農險辦密切關注持續高溫走勢,會同氣象、農業等部門及各農業保險承保公司,加強氣象信息實時共享及預警聯動,實時掌握農業受損情況,指導協助農戶排查風險隱患,督促各承保公司開通免申快速理賠通道。要求各承保公司不得以各種理由少賠、惜賠或拖延不賠,切實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用,以最快速度幫助減輕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
據悉,氣象指數類保險具有定損快捷的優勢,比如我市自主開發的大閘蟹氣溫指數保險,只要約定的氣象觀測站連續2天(含)以上日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含)以上,無須投保農戶報案即觸發理賠,相較于一般險種可節約一半以上理賠時間。氣象指數類保險能夠快速反應、及時理賠,更貼近農情,深受廣大農戶歡迎。目前,全市已完成預賠、理賠1085萬元,剩余案件預計9月上旬均可完成理賠并結案,切實維護農業穩產保供和投保農戶利益。
下一步,蘇州市農險辦將繼續樹牢風險防范意識及底線思維,加強后續定損理賠的監督指導,確保安全規范、及時高效完成災后風險補償工作。同時,引導各承保公司加大風險減量投入,將工作重心向災前防災、災中救災等環節前置,最大限度減輕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因素對農業生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增進農戶獲得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