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馮佳)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小微企業的未來發展無法偏離“綠色”,小微企業的綠色發展既是大型經營主體節能降碳的必要補充,也是經濟整體綠色轉型發展的關鍵基礎。目前,小微企業的綠色發展存在巨大的融資需求,但小微企業的綠色融資與大企業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綠色發展意識薄弱、以項目為基礎的融資可得性不足等,現有的綠色金融服務尚不能完全惠及小微企業。泰隆銀行蘇州分行積極推進針對綠色小微企業的信貸模型建設,引導信貸資金投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綠色產業領域,助力小微企業綠色發展。
位于相城區的一家低碳科技公司主要從事廢氣廢水處理設備的制造,致力于為社會提供高效、環保的解決方案,憑借其在環保技術領域的創新和綠色產品,迅速嶄露頭角。該公司自去年1月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的號召,與多位專家學者合作,成功研發出一系列高效能的空氣過濾和水資源過濾設備。在設備批量投產過程中,該公司面臨資金短缺的困擾。關鍵時刻,泰隆銀行蘇州相城支行根據企業特征發放了一筆350萬元貸款。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急需的資金支持,也展示了泰隆銀行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方面的積極態度和決心。通過泰隆銀行蘇州相城支行的金融支持,該公司獲得了充足的資金,顯著提升了融資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
據了解,泰隆銀行蘇州分行明確小微綠色信貸業務范圍,建立“小微綠色識別系統”,針對七大產業107類生產經營企業,重點圍繞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修復、生態農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選擇經營穩定、信用狀況良好、融資需求在30萬元至500萬元的小微客戶,進行小微綠色信貸關鍵要素抓取分析,大力推進小微綠色信貸發展。同時,搭建小微綠色信貸評估模型,泰隆銀行打造小微企業信貸客戶環境與社會風險(ESG)評估模型,結合小微企業經營特點,以外部公開數據和行業地區經驗性分析為主,輔以個體化盡職調查信息,形成普惠小微貸款“四色分類”標準,分別為綠色(鼓勵發展)、藍色(允許納入)、橙色(中性)、紅色(限制)四個大類,構建具有小微特色的綠色認定標準。截至目前,泰隆銀行蘇州分行綠色貸款戶均規模135萬元、貸款戶數突破759戶、貸款筆數近900筆,業務特征明顯呈現“額小、面廣、筆數多”。
在服務體系方面,泰隆銀行蘇州分行大力創新小微綠色金融產品,積極探索開發一攬子小微綠色金融特色產品,如長青貸、排污權抵押貸款、碳排放配額抵押貸款、轉型升級貸、綠電貸等;針對不同地區產業特色,有針對性地搭建小微綠色產品體系,并通過小微綠色信貸擔保方式創新,降低產品定制、擔保門檻;提供特色化小微綠色金融服務。泰隆銀行針對區域內具有產業特色的小微綠色信貸客群,提供差異化融智服務,邀請行業專家為企業主進行專項授課,幫助其了解行業的綠色屬性與發展前景;通過近400名綠色信貸員開展“百日大走訪”,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精準滿足小微企業綠色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