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楊帆)建設銀行蘇州分行圍繞科技創新,構建全鏈條、多領域服務生態,打造“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產業特色支行(網點)—客戶經理”三級經營體系,圍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創新鏈條,探索科技金融發展新路徑、新模式。目前,該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1.1萬戶,信貸余額超千億元。
“來自建設銀行的貸款將用于研發投入、員工工資等,很好地解決了我們短期內的資金問題。”一家智能科技公司工作人員這樣說。這樣的金融支持與建行服務模式、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創新密切相關。“按照銀行傳統模式,對企業進行授信主要看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表現等,有些輕資產企業尤其科創企業銷售額低、負債率高,不符合傳統授信條件。”建行蘇州分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建行針對科技企業打造出專屬的科技創新等級評價體系,為科創企業搭建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該評價體系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重智力、專業性強等特點,著力突出企業科技屬性,從專利含金量、創新成果含量等多個維度,對企業創新能力進行全景“畫像”,圍繞企業“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創新鏈條給予金融支持。
在基礎研究方面,該行依托集團全牌照和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方面的優勢,與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成果轉化、產教學研融合等方面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強化優勢互補,賦能產教學研和科技成果轉化。
在技術攻關方面,創新“科技立項貸”,以“立項定貸”切實支持技術攻關過程中的資金需求。該行積極構建科技創新生態圈鏈,深化股貸聯動模式,協同子公司在蘇設立基金、參與母基金、開展直接投資,攜手超90家股權投資機構搭建投資者聯盟,投貸聯動已支持超400家企業。
在成果轉化方面,建行蘇州分行建立起覆蓋科創企業從開業到上市后全階段的產品體系,完善科技小微企業“貸早貸小”融資服務體系,為優質科創載體創新“入園貸”“科技招商貸”等產品。通過靈活運用知識產權內部評估、投資流等創新工具,該行加強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模式創新,知識產權質押登記額已連續三年位居全市金融系統第一。
為豐富科技人才服務供給,建行蘇州分行還創新“科創家金融服務矩陣”,為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創企業家提供“人—家—企—社”綜合解決方案,為高端人才提供差異化的私人銀行服務。
蘇州建行堅持以集團“股貸債保”協同服務思維聚焦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規律,加強協同服務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形成“善建科技”股貸債保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結合區域科技創新特點,創新打造“科技易融”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體系,為技術進步及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注入金融動力。該行還聚焦產業布局,打造深層次、多維度支持模式,聚焦產業集群、產業鏈,增強多元服務供給,助力完善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增資擴產、設備更新等重點項目支持,助力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