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馮佳)在行業越來越卷,業內大環境普遍不景氣的境況下,位于吳江黎里的蘇州誠紡織造有限公司的訂單量卻不減反增,今年營收將繼續保持高增長,預計總規模將突破2億元。創始人徐吉紅在采訪中表示,把核心競爭力牢牢鎖定在“創新”上,保持比同行快跑一小步的節奏是制勝法寶。同時,在企業開疆拓土時,金融機構一攬子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是助力企業將“藍圖”變成現實的關鍵。
已到不惑之年,徐吉紅仍然保持著滿滿的激情與活力。她說,不斷創新、不斷折騰是她對自己帶領企業的要求,若一段時間沒有新構想,她就會坐立難安。
20年前,從浙江衢州老家來蘇,她先在紡織行業摸爬滾打了一陣子,但給人打工,無法實現心中對紡織企業的構想。2016年,她毅然決然賣房辦廠,購入幾臺二手機器就上馬了。“事實上,那時紡織行業已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她說,如果囿于現狀,一定會把企業逼到絕境。于是,她抓產線、抓產品、抓管理,大大提升產品品質,獲得了供應商的認可。
在穩住老產品的同時,她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發新品上。“一開始,我們賺的錢幾乎都投入到研發和購置新機器上。”徐吉紅回憶說,開辦企業后的每一刻都不敢懈怠,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努力學習紡織行業的新技術,每年都會計劃著投入巨資購入新設備,比如自動穿珠機,一臺機器動輒就要上百萬元。
如今,誠紡織造擁有紡織相關專利技術17項,百余臺高端織機,相比大多同行,企業能生產差異化的新品,如高支高密棉錦、人造絲、天絲、莫代爾、單絲等交織類產品。不斷磨煉精進的技藝獲得了國內外知名品牌的一致認可,企業被ZARA等國際品牌認定為A類供應商,不僅獲得了品牌的訂單,品牌還主動將企業介紹給其他品牌,源源不斷的訂單又支撐起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企業走上了更好更快發展的“康莊大道”。
三年前,徐吉紅有個大膽的設想,她要在黎里拿地拓廠。“既然有了扎根的決心,并規劃了企業發展的‘藍圖’,是時候一步步接近夢想了。”她想到就干。但如何籌集拿地建廠的一大筆資金?她想到了從創業之初就陪伴她的民生銀行。“我把情況跟銀行客戶經理溝通后,立刻得到了肯定的回復。”她對銀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銀行為誠紡織造度身定制了一攬子金融解決方案,用廠房抵押提供了企業拿地建廠資金,并給予企業優惠利率,為企業大大節省了成本。除了解決拓展資金,隨后,銀行還為其提供了企業管理、代發工資、員工個人金融服務等一系列服務,徐吉紅對此贊不絕口。
“正是在這樣給力的金融助力下,如今我們又有了新的近期與遠期目標。”她告訴記者,近期目標是再去日本訂購高端織機,產出更高端創新的產品;遠期目標是繼續拿地建廠,邁出大步向前的拓展步伐,將企業打造成更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
據了解,民生銀行廠房抵押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融資需求,額度最高5000萬元,期限最長10年,支持無還本續貸。截至10月末,民生銀行蘇州分行廠房抵押累計貸款規模近20億,攜手中小微企業,“貸出美好未來”。近期對于紡織行業,分行還針對性開發面向吳江紡織企業集群的“蜂巢計劃”,通過整體規劃方案更好地服務紡織類企業靈活多樣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