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楊帆)幫企業找資金,幫銀行找企業。這是蘇州科技金融用好企業數據庫、征信數據庫等大數據平臺的生動寫照。目前,蘇州已累計歸集征信數據12.7億條,征信報告累計查詢352.6萬次。
蘇州是科技創新強市,擁有四個國家級高新區、七個省級高新區,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納米新材料和小核酸等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創新型產業集群。至2023年末,蘇州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5萬家,位居全國第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57萬家,位居全國第四;擁有獨角獸企業17家,位居全國第六。
為強化針對性服務,蘇州在需求側打造“科技企業數據庫”,構建“金字塔”式科技企業數據庫和科技創新主體分布圖,涵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人才企業、瞪羚計劃企業、獨角獸培育企業等多個梯隊,動態展示從科技創業、專利授權到研發團隊,再到研發投入、產品收入的成長性科技創新研發指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更加契合的金融服務。
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科技金融生態圈平臺等投融資服務信息平臺,實時展示全市科技投融資動態,支持企業在平臺實時發布融資需求,銀行實時關注企業發布的信息,并運用大數據交叉分析判斷企業資質,進行“限額搶單”,開創企業快速找到資金、銀行快速定位客戶的線上金融服務模式,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資源的高效對接。
其中,創新開發“征像”系統,依托地方征信平臺對接全市85個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采集600余個維度數據,覆蓋全市70萬戶企業,運用大數據建模,常態化挖掘有潛在融資需求的企業清單,免費向銀行機構開放,按“就近分配+主動搶單”模式分配至銀行客戶經理進行走訪對接,以科技賦能提升銀企對接效率。今年以來,立足蘇州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實際需要,緊緊圍繞蘇州“1030”產業體系建設,瞄準重點產業集群和重點產業鏈,蘇州市總工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蘇州監管分局,依托“征像”小程序開展2024年蘇州銀行業科技金融服務技能競賽,根據多樣化科技型企業標簽和智能化篩選模型規則形成科創企業清單,運用“數字征信地圖”直觀展示客戶經理所在支行網點附近走訪對接企業。通過“線上+線下”雙向發力,銀行機構可在線上認領走訪任務,在線下實地走訪企業,并通過系統分級分層實時查看銀企對接進展與成效,提高對接促成率和服務效率,真正實現由“企業找銀行”向“銀行找企業”的轉變。
“匯聚起來的多重企業標簽,可形成完整企業畫像,提升我們精準服務企業的能力。”這是銀行一線客戶經理的深切體會。一家從事醫療產品生產研發的科技型小微企業,近年來產品銷售逐年上升,但也面臨“訂單急、回款慢”的現實困難。交通銀行蘇州分行客戶經理主動實地走訪企業,充分了解企業資金缺口和融資需求,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快速給予近1000萬元的授信支持,并提供費率優惠。
數據顯示,目前蘇州累計歸集征信數據12.7億條,獲得企業授權91.2萬戶,征信報告累計查詢352.6萬次。創新研發的“數字征信地圖”,助力走訪企業10萬余戶,實現授信1229億元。孵化推出“征信貸”“容易貸”“隨E貸”等一系列智能化信貸產品,累計支持2.3萬戶企業獲得融資205億元。研發推出的科創指數,從六大類20余個細分維度,綜合評價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科創指數貸”特色信貸產品,累計支持4168家企業獲得融資1289億元,切實增強科技企業融資的可得性、便利度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