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開局知奮進,新年譜新篇。
“到2035年,奮力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昨天召開的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議上,吹響了蘇州大踏步邁向“智造之城”的號角。
推進新型工業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會議部署要求,排定目標任務,制定重點舉措,提出“增強蘇州發展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釋放“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強烈信號,為譜寫“強富美高”新蘇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工業是蘇州最靚的名片,也是構筑未來競爭優勢的最強支撐。不僅是全國工業體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21%、全國2.8%,還擁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先進材料3個萬億級產業,納米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高端紡織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勾畫現代化目標”的殷殷囑托和“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親切勉勵,蘇州有條件也有能力為全國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積累經驗、提供范例。
推進新型工業化、邁向“智造之城”,要抓好著力點。錨定“世界一流競爭力的現代工業體系”目標,力爭3年形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4個萬億級主導產業,要緊密結合蘇州實際,強化產業體系、升級傳統產業、做強優勢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加速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大力提升產業質量效益、企業發展能級、科技創新能力、數實融合水平、綠色發展成效。
推進新型工業化、邁向“智造之城”,要強化硬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硬核支持”。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強基提質行動,要堅持抓主流、抓確定性,以創新、智能、綠色、安全為方向,加快構建由1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30條重點產業鏈組成的“1030”產業體系。在企業梯度培育上,形成鏈主“頭雁領飛”、專精特新“強雁高飛”、中小微“群雁齊飛”的雁陣效應;在創新引領上,促進全要素協同創新;在數字技術賦能上,加快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打造國內領先的產業數字化發展高地;持續推動產業綠色低碳化和綠色低碳產業化。
推進新型工業化、邁向“智造之城”,要提升軟實力。產業創新能力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根本動力。要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增強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動力與活力;要深化改革開放,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幫助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堅持項目為王,抓好“擴產投產、引進推進”,支持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強化要素保障,做好制度、政策、人才各項保障,加快實施“工業上樓”,全面推行“數據得地”;堅持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責任化推進,營造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良好環境和社會氛圍。
向“新”挺進,逐“智”前行。
面向新型工業化的浪潮,蘇州再一次奮楫揚帆,以“大踏步”之勢,積極迎接挑戰,塑造競爭新優勢,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