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楊仲
好消息,有打算更新或新購汽車、家電的市民有福利了。4月20日,蘇州將推出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預計將發放1.2億元補貼。購買家電,給予立減補貼,單筆最高補貼1500元,單個用戶累計補貼上限4500元,新能源汽車以舊換新購車后最高可領6000元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補貼。
政府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消費,銷售企業也紛紛出臺各類配套讓利、打折促銷活動,疊加政策紅利和市場讓利組合效應,大大降低消費的換新成本,大大提高換新的意愿,如此力度的“以舊換新”能夠有效撬動居民的消費熱度。
近年來,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2023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中明確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那么擴內需促消費的著力點在哪里?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新一輪大規模“以舊換新”正當其時。對于居民而言,很多家電使用時間長甚至超齡服役,無論從安全系數還是智能化程度都存在換新的必要。據業態人士分析,距離上輪推動全國范圍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已近15年,更新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可以撬動居民消費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從而擴大消費的規模,而居民也能在“以舊換新”這種消費的提檔升級中感受生活的品質和生活的幸福感。
消費是一切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經濟循環的終點,同時也是新的起點。消費旺,市場興,可以利好相關產業發展,新一輪大規模的“以舊換新”撬動的不只是消費市場,鼓勵以綠色智能新產品更新替換高能耗舊產品,推動消費升級的同時也是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大規模設備和消費品更新換新的背后飽含著新舊動能轉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深意。因此,加快產品設備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蘇州是制造業大市強市,也是國內最具消費活力的城市之一。于蘇州而言,要以“以舊換新”為契機,暢通從生產到消費的循環,“換新”的空間大、潛力足,在利好消費政策的引導之下,除了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還要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企業不斷優化供給端,引領行業繼續轉型升級,共同下好“以舊換新”這步棋。
可以肯定,汽車、家電的“以舊換新”只是開始,未來“以舊換新”覆蓋面會更廣,規模會更大,由此對消費市場乃至高質量發展的撬動作用也會更加凸顯。當然,大規模“以舊換新”除了要增加優質供給,實現有“新”可換,讓消費者有更多更優選擇,還需要更好地解決“舊”的處置問題,消費品大規模換新的同時要建立更加完善和便捷的廢舊產品設備的回收體系,推進“以舊換新”的同時要把資源循環文章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