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蘇 木
“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企業、書香社區”十佳代表在今年的全民閱讀節啟動儀式上相繼亮相,從家庭、校園、企業到社區的全面普及,就是蘇州市全民閱讀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取得的重要成果。近年來,蘇州圍繞書香社會建設,深耕全民閱讀的普惠化、分眾化、精細化,對主題活動全面升級改造,通過全面提質增效推動全社會參與閱讀。
2023年度全民閱讀大數據顯示,全市公共圖書館去年書刊文獻外借2338.35萬冊次、824.08萬人次,線上、線下服務讀者4561.7萬人次,平均每個蘇州市民借閱了一本以上,真正意義上做到了“全民”閱讀,充分展示了“書香蘇州”的最新建設成果。
大數據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解維度。超800萬人次借了不到2400萬冊次,平均每人每年借書不到3冊次,這個數據表明蘇州市民一年通過圖書館渠道讀書的數量不到3本,這個數據應該來說是相對偏低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5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40本,兩者相加約8本。雖然數據的統計范圍不同,但大致可以反映出蘇州市民的閱讀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培養,特別是對公共圖書館系統的圖書資源利用率還有待提高,相對全國平均水平,并沒有拉開差距。
蘇州是一座書香之城,尤其是蘇州全國領先的經濟發展水平,為蘇州的文化圖書事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今年的全民閱讀活動有幾個特點,首先是強化了橫向協作,在“蘇周到”App開通了“書香蘇州”平臺,這對推動“書香蘇州”的普及將會起到很大作用,讓更多市民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接觸蘇州的公共圖書資源。其次是深化了縱向聯動,通過市縣聯動實現更多的資源共享,這就增加了公共圖書資源的流動性。再次是聯動全社會參與全民閱讀活動,發起“每天閱讀一小時”行動倡議,讓更多的市民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我們認為,這幾個維度的協作聯動,可以讓公共圖書資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從而推動“書香蘇州”建設更加深入。
閱讀是對城市文化底蘊的深耕厚植,市民閱讀習慣的養成,不僅有賴于更多公共資源的投入,也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培養。今后一段時間,蘇州要著力提升建設質效,破解全民閱讀新發展階段的難點痛點。比如,打磨精品,繼續為深化全民閱讀貢獻出版力量,引導更多市民閱讀好書、愛上讀書。比如,大數據時代考慮到數字化閱讀的普遍趨勢,投入互動硬件升級要長遠規劃,推動閱讀設施、閱讀空間、閱讀活動融合發展,如打造更多24小時無人值守的閱讀空間;打造各種閱讀+的新型閱讀形式,如“閱讀+健身”“閱讀+兒童游樂”“閱讀+旅游”等,將閱讀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發揮好閱讀推廣人和組織的作用,讓更多喜歡讀書或者善于推廣讀書的人起到更大的引領示范作用;要注重打造、利用好新型閱讀空間,提供全域、全時、全場景的閱讀體驗,為市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服務,讓閱讀服務惠及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