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蘇 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對全國30項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予以通報,其中“蘇州市高質量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服務企業發展”典型做法入選,成為全國唯一入選的金融領域先行先試案例。該案例也被業內認為是蘇州通過金融優化營商環境、以改革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蘇州是全國數字貨幣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早在兩年多前,一筆11萬元的工程款通過數字人民幣錢包轉到了收款方,這是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支付工程款落地場景。兩年多來,蘇州數字人民幣試點不斷增量拓面、提質增效、走在前列,相關試點銀行對全國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持續貢獻了“蘇州力量”和“蘇州經驗”。截至去年年底,試點以來累計落地場景111萬個。
在促進數字貨幣的落地應用方面,蘇州提供了大量先例,在“面”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在政府應用領域亮點紛呈,實現在工資代發、稅費繳納、公積金貸款、購房資金支付等方面的應用。在很多民生支付領域實現100%全覆蓋。數字人民幣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通信費、有線電視費等民生服務領域全面覆蓋。公交、軌交、加油站交通出行領域基本實現數字人民幣支付全覆蓋。在重點領域有顯著突破。獲省財政廳支持在全市范圍內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開展數字人民幣支付試點,數字人民幣成為財政獎補資金重要撥付形式,全年財政支出中以數字人民幣支付金額超400億元。實現數字人民幣在保險理賠、股權投資、私募基金出資、融資租賃、小貸、保理、轉貸等金融領域的應用。
由此可見,數字人民幣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優惠和方便,對企業的經營活動也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從而在整體上優化了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對蘇州正在以數字化改革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城市建設來說,高質量的數字化營商服務環境尤為重要。對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形態而言,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來鼓勵技術創新和業態模式創新,并有效引導、規范企業行為,自覺形成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當前,新業態、新模式仍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涌現,經營主體之間互動關系的不確定性較強,不斷呈現出新特點新趨勢。因此,推動數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勢在必行。
當前,要讓數字人民幣更好服務企業發展,應該進一步加大數字人民幣對公錢包的推廣力度,豐富數字人民幣支付使用場景,讓更多商戶、企事業單位體驗到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零手續費”帶來的便利,將節約的各類成本傳導至消費端,減少消費者的支出,從而起到促消費的效果。總之,今后蘇州可多推廣在數字人民幣服務企業方面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繳費、政務服務等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把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落到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上去,讓更多企業、個人感受到數字人民幣的價值,充分激發產業各方的積極性,讓數字人民幣成為做優營商環境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