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楊 仲
張家港的冰鎮花雕小龍蝦,常熟的沙家浜爊味,太倉的菱角炒蝦仁,昆山的瓜脯燉麻鴨……近日,“夏日生活 樂購蘇州”2024端午暨暑期消費季活動在圓融天幕廣場開幕,蘇州十大板塊的夏季十大碗美食發布。
味蕾的記憶最牽動人心,餐飲消費也是最貼近大眾的生活日常,“剛需性”“重復性”和“廣泛性”最強。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節日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全市100家重點商貿企業端午節期間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72億元,同比增長12.1%。這其中,餐飲消費的貢獻率不容小覷。當“味蕾游”越來越受到青睞,美食不僅成就餐飲消費本身的巨大市場,而且也絕對成為帶動旅游、促進消費、為城市牽引流量的重要因素。
最近,《蘇州飲食文化振興計劃》發布,目標是努力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同時到2025年,全市餐飲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全年餐飲營業額億元企業超30家,千萬元企業超400家。全面提升城市消費能力,蘇州錨定培育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一新定位,深入打造“蘇州美食”品牌就是其中一個著力點。事實上,從世界著名的消費之都看,大凡同時具備“美食之都”,才會真正吸引世界各地的人近悅遠來,并帶動購物、文化和旅游等其他消費。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飲食消費矩陣是重要的突破口,蘇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首當其沖要成為世界美食之都。可以說,蘇州飲食文化振興計劃為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細化了目標、分解了具體任務,從產業提升、傳承傳播、品牌提檔、美食賦能、人才培養和服務提質諸多方面提出要求。多措并舉,目的就是進一步提升“蘇味”美食在全國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持續擦亮叫響“蘇味”美食品牌。
美食承載著地域的文化和特色,成為感知當地人文歷史最鮮活的窗口,因此打造世界美食之都,不僅要集聚中華美食乃至世界美食,更要做大做強地域美食,凸顯餐飲消費的地方底色。對于蘇州而言,就要用好蘇幫菜這張王牌,加快提升蘇幫菜品牌能級。近年來,蘇州圍繞蘇幫菜制作技藝傳承與創新發展做了不少努力,一些餐飲老字號也為人才培養、傳統飲食復刻重現、蘇幫菜傳承創新做了很多探索,不過還是要看到蘇式餐飲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品牌推廣不夠響,再如地域分布不夠廣,又如口味吸引力不夠強,這些短板都是未來提升的著力點。
蘇州美食文化源遠流長,蘇式餐飲格外講究不時不節,盡顯精致風雅,這些都為“蘇味”積累了深厚的群眾基礎。但是把具有地域性很強的美食推向全國乃至全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力壓群芳從各地美食中脫穎而出?又或如何俘獲年輕人的心?無論是講好蘇州美食故事、創新研發契合年輕人消費偏好的新“蘇味”,還是打造更具網紅效應的新銳消費品牌,這些都是挑戰。還有,成為世界美食之都,看的不只是餐飲企業的數量以及消費市場的火爆程度,還需要看它的產業生態,不僅要完善餐飲產業體系,更需要產業鏈、供應鏈和服務鏈走在其他城市前面。對標更高的要求,振興蘇州飲食文化,打造世界美食之都,需要從頂層設計開始,優化產業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