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張 丫
7月10日,在第十六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暨第五屆蘇州科學家日開幕式上,蘇州重磅發布了2024版人才政策,著力構建“1+8”人才政策體系。其中,將給予頂尖人才頂級支持,提供3000萬至1億元項目資助和全方位最優保障。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難求。人才是國之重器,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和發展之源。作為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的重要性和社會價值貫穿于歷史實踐的始終,要想吸引、匯聚天下精英,必須實施更加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栽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梧桐樹”,助推蘇州這座“人才友好型城市”釋放更大魅力、更強引力,讓人才優勢加快轉化為創新發展動能。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伯樂是人,是平臺,也是積極開放的政策。所謂人才重要,發現人才、用好人才的機制更重要。2024版蘇州人才政策就以“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為統領,圍繞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等方面,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支持。人才是城市發展的第一資源,為搶占優勢資源,近年全國各地都紛紛大開招賢之門、釋放“求賢信號”,推出各類人才發展新政、攬才實招,不斷搶占人才高地。今年,蘇州發布的最新人才政策,著力構建“1+8”人才政策體系,首次系統制定《蘇州市人才分類認定目錄》,形成頂尖人才、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緊缺人才、儲備人才、通用人才有機銜接、金字塔形的梯次認定體系,聚力引育各領域人才。特別是給予頂尖人才頂級支持,提供3000萬至1億元項目資助和全方位最優保障,以更大力度、更多誠意、更暖服務擁抱國際精英、全球創客。
實施更加開放、高效的人才政策重在引、更重在用。筑巢引鳳,要知道鳳之所求。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首先一定是“安居樂業”,有優良的發展機會、有較好的生活環境。發展機會包括了營商環境、就業創業空間和平臺,而生活環境則要注重打造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居住、休閑、消費、文化,以及教育和醫療等。近年,各地的人才政策在“真金白銀”上不斷發力,包括上海浦東推出的“明珠計劃”,蘇州出臺的《蘇州市頂尖人才計劃實施辦法》《蘇州市優秀人才專項獎勵實施辦法》等,都極具吸引力。但除此之外,優化軟環境,留住和用好這些人才才是提高城市引才競爭力的關鍵路徑。在聚焦人才友好方面,《關于蘇州市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就圍繞政策友好、平臺友好、創業友好、就業友好、服務友好五個方面提出了18條舉措,覆蓋人才“引育留用”各環節。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城市和人才之間應當是“雙向奔赴”,城市吸引和成就人才,人才選擇和貢獻城市。要把城市打造成天下英才的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富之地,需要有更開放的格局、更寬廣的胸襟、更包容的環境,不斷向“新”突破、向“高”攀升,還要強化人才與城市之間的紐帶,包括情感歸屬與文化認同,讓精英人才不僅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更要與城市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