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望 路
巴黎奧運會,各國選手奮力拼搏,競賽精彩紛呈,令人贊嘆。像蘇州小將盛李豪豪氣沖天,他在奧運會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賽和男子決賽中,“豪”取兩金,充分展現了“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奧運賽事激戰正酣,賽場內外無處不在的“中國制造”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像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金龍客車,來自太倉企業的包裝膜被用于奧運會100多種產品上,蘇州的健身用品、運動護具等都紛紛亮相奧運賽場,“蘇州制造”正以自身的制造實力和市場拓展能力,在大型比賽的另一條賽道上沖刺拼搏。要看到,奧運會的舉辦對各類商品的需求很大,從奧運會開賽前幾周,奧運會相關運動專業產品、服飾配件、家居裝飾品等就保持激增之勢,奧運產品的提供反映出一個城市的制造業實力。
“蘇州制造”閃耀巴黎奧運會,比拼的是產品質量。像奧運會這樣的賽事,“中國制造”的產品很多,浙江、廣東、江蘇等地的產品都走向了賽場,形成了多點開花的局面。像蘇州金龍將有近300輛高端豪華客車,為來自全球的觀眾和運動員提供出行服務,這批車的特色亮點主要集中在空調的內循環,給人非常舒適的體驗,法國人喜歡的咖啡,一體式廚房、冷水、咖啡機應有盡有,展示了很強的競爭優勢。這些年,像金龍客車這樣的知名品牌車,輾轉世界各地的大型賽事,可以說已成為“蘇州制造”的一張閃亮名片。
“蘇州制造”之所以能夠在運動會上贏得聲譽,不僅在于有過硬的產品質量,還能夠提供高品質的后續服務。金龍客車正是依靠精心做好售后服務,目前已經在歐洲市場累計銷售超4000臺。同時,蘇州一些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手工制品,在奧運會的展示館里也深受游客青睞,為奧運會增添了別樣的“文化味”。奧運會的舉辦需要更多企業參與,“蘇州制造”的影響力,要靠一個個優質產品、一項項貼心服務去爭取,沒有更多的用心服務,就很難搶得先機。
奧運會作為全球關注的賽事,“蘇州制造”能夠閃耀賽場,一方面是為了讓企業產品走向更大的市場,另一方面還是為了打響產品的品牌,贏得更好的美譽度。當然,企業主動出海搶占一定的市場份額,需要相關部門協力幫助,像賽事組織方對產品的需求信息,積極對接運動會的采購方等,如果能夠接住奧運會的“潑天流量”,獲得更多“采購訂單”,那對企業發展無疑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蘇州制造”走向奧運會賽場,比拼的是產品的品質、優質的售后服務、積極的營銷策略。國際大型運動會就是一個綜合賽場,從這個“特殊賽場”上可以觀察到高新技術的突飛猛進,市場競爭的激烈,客戶需要的變化,廣大企業要善于抓住機會,不斷尋求新的合作商機,努力由奧運會這個平臺進而能夠拓展到更大的市場空間,展現制造業更強的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