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張丫
據報道,第二屆全國低空經濟(蘇州)產業創新博覽會10月中下旬將亮相蘇州陽澄國際電競館,這場以“翼展低空,領航未來”為主題的全國性低空產業創新大會,搭建了一個集理論研討與創新展示于一體的交流發展平臺,將不斷推動全球領域領軍企業、優質項目的對接落地,構建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低空經濟生態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發展高地,蘇州在加快搶占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將率先遞上一張“低空經濟看蘇州”的新名片。
低空經濟正不斷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與發展紅利。作為一種戰略性的新興經濟形態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引全球競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也明確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強調了低空經濟作為新興戰略產業的地位。當下,深圳、上海、廣州等國內各大重點城市持續加碼布局,不斷釋放利好消息。根據《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研究報告》的數據,截至2024年8月,低空經濟產業內企業總數達13343家,產業內重點企業總數626家。產業鏈上企業數量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企業數量位居前三,分別有1539家、1447家和891家。有研究顯示,今年是低空經濟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國家頂層設計、地方政府支持到市場強力推動,三者共振讓企業發展加速,預計到2030年行業將進入爆發階段。
藍海無限,誰主沉浮。作為下一個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在“新引擎”,低空經濟或將成為拉開城市發展差距的重要因素。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因地制宜、找到差異化賽道是當前國內首批“低空先行者”們的重要課題。積極搶抓先機的蘇州,對低空經濟較早謀劃布局,不管是今年4月召開的低空經濟發展推進大會,還是下月即將亮相的全國性產業創新博覽會,角逐“空中之城”的發展藍圖已然繪就。以產業開局到加快應用,依托制造大市的雄厚基礎,蘇州低空經濟發展增速明顯,特別是新出臺的《蘇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蘇州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以及《關于下達2024年度蘇州市地方標準(低空經濟專項)項目計劃的通知》等地方政策、文件,一系列全國“首創”的地方標準,已經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掃清“障礙”,助其展翅高飛。在近日公布的全國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名單上,蘇州打造低空經濟新高地入選全國創新智慧物流新模式。
縱觀全國和重點城市,低空經濟發展離不開幾個方面,獨特的產業與資源優勢、創新驅動與政策支持和不斷健全的多元發展生態,而蘇州在這些方面都加快政策引導與落地實施,包括構筑低空經濟展示平臺、匯聚低空經濟專業人才等方面。而更多低空經濟科技轉化、創新成果,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運營、低空保障等細分領域發展成果都會在第二屆全國低空經濟(蘇州)產業創新博覽會展示,進一步彰顯蘇州搶占低空經濟發展新風口的決心和信心,將打造“低空經濟看蘇州”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