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張 丫
昨天,2024蘇州國際科創大會在蘇州相城高鐵新城舉行,大會以“新質領航 科創天堂”為主題,會集國內外頂尖科技創新企業、專家和相關人才,不斷構建更高發展平臺,實現重要項目簽約落地,持續推動經濟發展向“新”而行。
近來蘇州盛會不斷,前有2024蘇州全球招商大會,后有蘇州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全國低空經濟(蘇州)產業創新博覽會,再加上昨天舉行的蘇州國際科創大會,這些盛會的舉辦,不斷匯聚全球創新力量,持續推動新能源、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一批批以新質生產力為主的產業項目在蘇州簽約落地和快速發展。特別是科技創新,既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重要基礎,已然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在這一方面,蘇州作為開放大市、科創天堂,不僅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上海—蘇州”科技集群還位列全球第五,創新指數持續攀升,推動蘇州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的步伐。
有了“金鋼鉆”,不怕瓷器活。蘇州創新型企業集群的不斷壯大無疑是科創天堂大步向前的力量源泉。截至目前,蘇州全市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5萬家、全國第一,科創板上市企業55家、全國第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57萬家、全國第四,中國獨角獸企業18家、全國第六。以企業為主體組建創新聯合體235家,大企業研究院55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超350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75%。實現90%以上研發投入源于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研發人員工作在企業、90%以上專利產生在企業。第一、第三、第四、第六……這些數字背后體現的蘇州持之以恒的布局建設和開放包容的創業創新氛圍,不斷在科創的高地上,豎起一座座“高峰”。
科技創新可以推動產業創新,創新的種子只有長成“產業大樹”才能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蘇州,省級以上高新區實現全覆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76家、全國第一,2023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2.3萬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52.7%。在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智能車聯網、數字金融、智能機器人、量子科技等領域發展態勢日益蓬勃,一批國家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而產業發展離不開的基礎支撐“學”和“研”,在蘇州也不斷發展壯大。包括蘇州實驗室、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長三角先進成果轉化中心等近百家國家級創新平臺和50余家大學研究院建成的各類產學研創新載體。
科技創新重在加強人才創新和用好創新人才。在引育人才方面,作為連續12年入選“外國專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國城市”、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蘇州有發言權。截至目前,全市人才總量超390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達42萬人,入選國家級、省級人才數量持續位居全國、全省前列。26日發布的《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報告》顯示,蘇州人才吸引力指數居全國第五。而此次國際科創大會,無疑又是一次匯聚全球創新力量的重要契機,讓蘇州成為天下英才的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富之地。
盛會連連,催人奮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文化繁榮、科技創新、經濟增速……到底“何以蘇州”?面對高質量發展,用創新驅動贏得主動權,以新質領航跑出加速度,就是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