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評論員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強調,要認真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引領發展,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以市場化為導向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向改革要活力要動力,讓一切創新泉源充分涌流,打造高水平創新型城市。
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必須要強化三者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首先就是要完善教育服務產業創新體系。要協同推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推動在蘇高校以產業為導向完善學科布局、培養模式、科研組織,健全研究型大學建設發展機制,深化與國內外高校合作辦學,爭創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建好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也是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和打造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的現實要求。當下,蘇州正快步邁向“科創天堂”,通過大力培育科技領軍企業,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與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融通創新,構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合創新體系。同時,持續增強蘇州實驗室、一區兩中心等重大平臺引領功能,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鼓勵各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動態全覆蓋。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歸根到底是要提高人才實力。要把蘇州建設成為人人向往的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富之地,必須進一步發揮人才優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持續優化人才發展體系,創建國家級人才平臺,不斷完善情報分析、靶向引育等機制,創新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招才用才模式,不斷拓展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新路徑。實施“全球科創伙伴計劃”,加大全職院士、戰略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及各類人才引育力度,強化人才激勵,探索激勵獎補、技術入股、薪酬改革等政策,優化人才服務體系,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和青年發展型城市。
持之以恒推動開放創新,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加快建設全球創新高地,是蘇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要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活力要動力,必須持續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破除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為高質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匯聚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