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
近年來,從服裝、美妝、文創產品,到家具、家電、新能源車,國貨“潮品”越發受到市場青睞,中國品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今年“雙十一”預售便體現了國貨在市場中的強勁勢頭,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國貨品牌的銷售額和增速均實現大幅上漲。
從爆火的美妝護膚到中國新能源車的迅速崛起,國貨“出圈”代表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國貨“出圈”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還源自于我們的文化自信,更是新時代科技創新和文化產業厚積薄發的體現。
國潮涌動,傳統文化鑄就國貨品牌定位。從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到“新中式”漸成風潮,折射出文化自信的深刻內涵,是消費者與傳統文化的雙向奔赴。完美日記、花西子等美妝品牌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包裝、創新理念之中,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需求,獲得了亞洲市場的青睞;蘇州稻香村今年中秋與國產 3A 游戲《黑神話:悟空》推出聯名款 “齊天攬月”中秋月餅禮盒,上市僅10天銷量就達7萬盒,創造了老字號 “守正創新” 新型消費新場景。近些年,眾多國貨品牌還通過與知名IP合作等方式,加速品牌轉型升級,中國傳統文化使得國貨品牌特色更加鮮明,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得以脫穎而出。
革故鼎新,科技文化驅動國貨產品創新。國貨的愈發熱銷,其本質是產品不斷創新帶來的品質提升,增強了國貨的競爭力。國產新能源車的迅速崛起展現出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的極大優勢。基于智能技術的發展,一些企業還構建了自己的智能駕駛技術架構,如理想汽車的 “端到端 + VLM” ,能夠實現更高效的自動駕駛決策和控制。從小電池的技術突破,到大行業的迭代革新,無一不體現著科技創新文化思潮的引領作用,以需求為導向的技術研發、新品開發持續加力,造就新時代的國貨自信。
互聯成蔭,產業文化織就國貨發展強鏈。各地的文旅爆火出圈,國貨品牌的良性發展,得益于我國強大的產業基礎。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產業鏈供應鏈呈現出強大韌性。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研發設計,再到網絡銷售,國貨的產業鏈逐步完整完善,生產、銷售跨越山海距離,無懼技術革新,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鏈就像大樹的根支一樣,不斷深入土壤,進行資源的整合流動,適應環境提高抗風險能力,為國貨打下深厚基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國潮涌動,文化助力,國貨迎來時代新變局。文化自信正穩步提升國貨創造力,擴大國貨品牌影響力。可以堅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國貨品牌不斷走向世界,點亮人類美好生活。